健康报网 > 医学人文
-
医学是博学的人道主义学问
高金声 当我们成为医学伦理委员会的一员时,也意味着在工作职务以外,又多了一个崇高的身份——伦理工作者。 《希氏内科学》的前言告
-
伦理审查 将科研风险降到最低
伦理审查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生物医学研究达到科学与伦理的最高标准。图片源自国际在线 科学研究要探索和创新,受试者保护要规范与约束
-
“护患沟通园地”为何可贵
黄 雄 6月23日,我父亲因头部、胸部出现皮下包块住进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正在北京学习的我听到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老人辛苦
-
愿担当社会责任不愿被道德绑架
当今的社会环境、医患关系以及生存压力,让一些医生被迫选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值得欣慰的是,现实中仍有很多医生在脱下白大褂后,依
-
一位医生的故事 喜欢做手术时的感觉
手术室的气氛、手术时的感觉,都让我喜欢。尽管手术会很紧急、困难,手术过程会很漫长、辛苦,但我从未厌烦、倦怠,总是精神抖擞,乐此
-
爱 把大家“协和”在一起
章蓉娅 正是一代代协和老教授的口碑,积攒下了协和的声誉,竖起了协和的招牌。图为林巧稚教授(左一)慈爱地逗弄怀里的婴儿。 我老家
-
“价值观背后的故事”有奖征文活动启动
价值观背后的故事有奖征文活动即日起正式启动。本次活动由健康报社、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文化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主要面向全国各级医疗机
-
一位医生的故事 客座教授
1998年11月,我被香港大学医学院聘为客座教授,在郑裕彤奖学金的支持下,对香港玛丽医院做为期一个月的工作访问。 香港玛丽医院是一
-
患者不喜欢的几种医生
安阿玥 在几十年的行医经历中,我有意识地对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不满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患者不喜欢的大夫大致有以下几个类型。
-
“求医路上的感动”征文1——他的时间只属于患者
大海 在一家医院做完手术后,我康复得不太顺利。从病友的文章中,我得知北京协和医院骨科的李书纲大夫是一位特别好的医生,便决定向
-
“求医路上的感动”征文2——最动人的身影
徐泽万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 2013年12月30日凌晨3时左右,我正在出租屋里熟睡,却被一阵突然袭来的腹部疼痛刺醒。我以
-
“求医路上的感动”征文3——人人都爱“简姑娘”
谢文华 她年纪不小,头发已经花白。大家不叫她医生,而是亲切地称呼她简姑娘。她的真名是简秋梅,早年在深圳市中医院任职,退休后成
-
“求医路上的感动”征文4——谢谢你们,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天使
徐宏元 这些年,我不幸成为肺癌患者,却有幸感受到了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医护人员的精诚仁心。 几句话激励抗病正能量 我是
-
“求医路上的感动”征文5——尤大夫的“秘方”
潘建华 我的糖尿病是在6年前发现的。因为有家族史,我一直固执地认为糖尿病是治不好的。尽管我坚持服药,但糖尿病的许多不良症状还
-
“求医路上的感动”征文6——“野孩子”的春天
陈金明 我小时候家里一贫如洗,母亲为生活所迫远走他乡打工,父亲忙里又忙外,我就像个野孩子一般,在无人管束的情况下淘气着长大。
-
“求医路上的感动”征文7——父亲生病之后
田国庆 两年前的一天早晨,我突然接到大哥的电话,他哽咽着告诉我父亲病了,已经不能动弹。第二天上午10时多,大哥又打来电话,哭着
-
“求医路上的感动”征文8——写给我的天使阿姨
钱晓阳 那年,我带病参加高考,晚上住院,白天走进气氛紧张的考场。为了前途,我强忍着病魔无情的折磨。在我心情极度低落,一度想要
-
“求医路上的感动”征文9——多好的白衣天使
张志强 今年正月,我乡下一位70多岁的亲戚深夜突发心脏病。看到他面色苍白,双手捂着胸口,呼吸急喘的样子,我赶紧拨打了急救电话。
-
“求医路上的感动”征文10——只要病人不痛苦怎么都值
李竞先 我88岁的老母亲住进天津市南开医院骨科病房已经20多天了。在此期间,这里的医生用小小的手术刀,传递了无限的正能量。这能量
-
“求医路上的感动”征文11——温暖的远程诊疗
程碧霞 2006年5月19日是我永生难忘的日子。那天,深圳市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李浩到厦门参加全国耳鼻喉学科年会,顺便也为我的孩子看
-
“求医路上的感动”征文12——请名医看病
李云涛 几年前,有一次求医经历让我终身难忘。 尽管我自己是基层医院的一名皮肤科医生,但我有时也要带亲朋好友到50公里外的市级
-
“求医路上的感动”征文13——感动何止19天
王阳升 今年春天,我69岁的老伴再次因糖尿病肾病住进了山东省乳山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在住院的19天里,我和老伴不仅经历了疾病一天
-
“求医路上的感动”征文14——与你相识,幸福一生
许新华 那是一个隆冬的寒夜。我的孙女妮妮因发热已在医院连续补液3天,当天白天体温正常,未再补液。子夜时高热又起,体温达39 8摄
-
“求医路上的感动”征文15——掌控肿瘤,他给我信心
张佚名 我是一位癌症晚期患者,肺转移、胸膜转移。即便如此,我仍在工作,仍在享受生活。大多数时候,我并不避讳谈论自己的疾病。在
-
“求医路上的感动”征文16——特别的短信
阮红松 在我的求医经历中,有一位医生让我难以忘怀。 那是前年冬天,我因胃溃疡住进了湖北省松滋市人民医院内二科。我从来没有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