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504106","toptitle":"","toptitle_color":"","title":"“三维协同”推进心理育人工作","title_color":"","subtitle":"","subtitle_color":"","crtime":"2025-07-07 08:44:49","condition":"来源:健康报","thumb": ""}
□ 高明宇 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2023年4月,教育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指出,要健全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心理健康蓝皮书:中...
□ 高明宇

  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2023年4月,教育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指出,要健全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3—2024)》显示,抑郁水平在18~24岁青年群体中达到峰值。这一数据凸显了心理育人工作的紧迫性。

  当前,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面临的挑战,本质上是育人需求升级与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集中体现。在师资方面,专业心理健康教师数量短缺,部分高校依赖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而这些教师往往缺乏系统的心理学理论储备和临床干预经验,在应对学生复杂心理问题时难以提供精准指导。在教学资源方面,传统教材内容滞后于学生现实需求,数字化资源开发不足,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课程与活动的实效性不足问题同样突出,不少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仍停留在理论灌输层面,课堂上讲授的多为抽象的心理学概念,却鲜少涉及情绪管理、人际沟通等实操技能训练的内容。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往往是“一人讲、众人听”的单向传播模式,缺乏沉浸式体验和个性化指导,学生参与后常感“收获有限”,难以将所学内容转化为实际心理调适能力。

  预防干预机制的短板则表现在全链条协同的薄弱。心理健康筛查过度依赖标准化量表,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成长背景,导致部分潜在问题被漏筛;危机干预过程中,学校、家庭、医疗机构之间存在信息壁垒,联动机制在实际运作中常出现责任边界模糊、转介流程不畅等情况,延误最佳干预时机。更深层的障碍则来自社会认知偏差,受传统观念影响,部分学生将心理问题等同于思想问题,担心寻求帮助会被贴上“脆弱”标签,宁愿独自承受也不愿主动求助,使得许多心理危机隐匿在平静表象之下。

  面对这些挑战,需要以系统化思维构建“机制—课程—活动”三维协同体系,力求通过制度保障筑牢根基、课程创新丰富供给、活动浸润涵养生态,形成推进心理育人工作的合力。

  在机制建设方面,打造“全周期防护网”。学校可探索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心理育人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构建“校—院—班级—寝室”四级预警防控体系:校级层面统筹资源配置与政策设计,学院层面落实日常筛查与动态跟踪,班级心理委员和寝室长作为“前沿哨兵”,负责了解反馈同学的情绪动向。同时,实施“精准分级包干管理”,每位专职心理教师定点联系学院,定期下沉班级开展调研,确保责任到人、干预到位。

  在课程建设方面,聚焦“专业﹢心理”的深度融合。打破传统讲授模式,将部分课时用于行为训练、心理情景剧、团体沙盘等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理解人际关系的底层逻辑,在压力模拟中掌握情绪调节技巧。同时,在课程中嵌入“药物与情绪调节”“压力情境下的神经递质变化”等专题,邀请相关专家分享“心身疾病治疗中的心理干预案例”,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理解心理因素与生理健康的内在关联。

  在活动设计方面,注重“浸润式育人”。例如,可以将每月的25日定为师生“爱我日”,确定“5・25”心理健康日的核心理念,打造贯穿全年的活动矩阵:春季开展“善爱我・校园心理定向越野”,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释放压力;夏季举办“悦纳我・毕业心理沙龙”,帮助毕业生做好角色转换心理建设;秋季组织“关爱我・新生适应工作坊”,通过朋辈分享缓解入学焦虑;冬季推出“温暖我・亲子沟通云课堂”,指导家长掌握与青春期阶段的孩子沟通的技巧。

  “机制—课程—活动”三维协同体系的独特价值,在于突破了传统心理育人的碎片化模式,实现了三个维度的有机联动。机制建设如同“四梁八柱”,通过四级预警体系将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触角延伸到校园每个角落,“精准分级包干”破解了以往“谁都管却谁都管不细”的协同难题;课程创新作为“源头活水”,将心理教育从孤立的通识课转化为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养分供给”,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自然接受心理赋能;活动生态则是“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浸润,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心理支持网络,让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成为校园文化的自觉认同。

(作者系沈阳药科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