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503670","toptitle":"","toptitle_color":"","title":"把“校长陪餐”坚持下去","title_color":"","subtitle":"","subtitle_color":"","crtime":"2025-06-18 08:57:45","condition":"来源:健康报","thumb": ""}
6月17日,在江苏省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餐厅,该校副校长荣峰(右一)与学生共进午餐。近期,该校举办“校长午餐会”,一方面增进与学生的交流,另一方面了解学生的饮食与营养状况,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讯员 仲启新 魏芝凤 特约记者 程守勤 摄影报道 小编微评 ...

  6月17日,在江苏省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餐厅,该校副校长荣峰(右一)与学生共进午餐。近期,该校举办“校长午餐会”,一方面增进与学生的交流,另一方面了解学生的饮食与营养状况,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讯员 仲启新 魏芝凤 特约记者 程守勤 摄影报道

小编微评

  近年来,“校长陪餐”在我国中小学越来越普遍,学生家长对此的呼声也很高,其背后是社会对校园食品安全的关切。

  了解真实情况是起点。在学生家长看来,校长通过听汇报、检查和参观了解到的,可能并非学生日常就餐的真实状态。校长也吃才能真切感受到饭菜好不好,学生们吃得健不健康,才能有的放矢地改进管理。

  公平、公开、透明是机制和手段。当校长与学生共享同一锅饭菜,意味着杜绝“小灶”或特殊待遇,确保“吃得无差别”。这种风险共担、公开透明的方式可以促使食堂管理者和供应商必须保证面向所有学生的饭菜都是安全合格的,也可以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感,有效减少家长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焦虑和猜疑。

  了解实情,保证公平、公开、透明,都是为了一个根本目的——确保学生吃到的是安全、营养、卫生、足量、可口的饭菜,从而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使相关各方更有压力和动力去保障食品安全和营养均衡。类似的尝试应该向全校师生、食堂工作人员乃至家长传递一个强烈信号:学生健康是学校极其重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校长陪餐”绝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它承载着家长对学校食品安全、公平管理、透明沟通以及对学生健康福祉深切关怀的期望。把类似“校长陪餐”的举措用好,关键要落实“同标准、同时间、同区域”的陪餐要求,让保障学生健康真正有效、有力。

  (刘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