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徐秉楠)由《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主办的“健全公共卫生体系 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座谈会近日在京举行。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在会上表示,健康中国建设需要大力发展公共卫生,建立专业智库,全方位提升公共卫生安全,加强医院与疾控系统建设。
“做好公共卫生的最高追求是平安无事。然而,一旦平安无事就容易安而忘危,疾控系统就容易被忽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球公共卫生中心主任董小平表示,必须从战略上做好公共卫生研究,并且常抓不懈。
全国政协委员方来英认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要坚持整体谋划,尤其不能遗漏基层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建设。要高度关注和重视传染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传染病监测网的建设,真正实现直报系统对传染病预防监测的“吹哨”作用。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研究员岳秉飞就加强传染病监测体系建设,呼吁建立疫情预测分析机制,从环境气象、流行病学等多学科入手,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同时,强化基础研究,着眼平战结合,建立技术储备,增强快速诊断和检测能力,提升相关医疗设施设备配置水平,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打下坚实基础。
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执行院长刘远立认为,防控关口前移、提升基层医疗卫生能力对于做好疫情防控有着重要意义,应广泛运用抗原抗体检测、健康码等手段,实现防控关口前移,不让小疫酿成大灾。
“做好公共卫生的最高追求是平安无事。然而,一旦平安无事就容易安而忘危,疾控系统就容易被忽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球公共卫生中心主任董小平表示,必须从战略上做好公共卫生研究,并且常抓不懈。
全国政协委员方来英认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要坚持整体谋划,尤其不能遗漏基层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建设。要高度关注和重视传染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传染病监测网的建设,真正实现直报系统对传染病预防监测的“吹哨”作用。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研究员岳秉飞就加强传染病监测体系建设,呼吁建立疫情预测分析机制,从环境气象、流行病学等多学科入手,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同时,强化基础研究,着眼平战结合,建立技术储备,增强快速诊断和检测能力,提升相关医疗设施设备配置水平,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打下坚实基础。
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执行院长刘远立认为,防控关口前移、提升基层医疗卫生能力对于做好疫情防控有着重要意义,应广泛运用抗原抗体检测、健康码等手段,实现防控关口前移,不让小疫酿成大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