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493494","toptitle":"","toptitle_color":"","title":"拉美多国登革热病例激增","title_color":"","subtitle":"","subtitle_color":"","crtime":"2024-02-29 09:14:09","condition":"来源:新华社","thumb": ""}
据新华社墨西哥城2月25日电(记者 孟宜霏 闫亮) 泛美卫生组织近日发布的流行病警报显示,今年前5周,巴西、巴拉圭和秘鲁等11个拉美国家和地区报告了新增登革热病例,其中巴西新增病例数最多。泛美卫生组织敦促美洲国家继续加强疫情监测,以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数据显示,今年前5周,美洲地区累计报告673267例登革热病例(含疑似病例),同比增长157%,与过去5年的平均水平相比增长225%,死亡病例102例。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媒传播,多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典型症状包括持续发热、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等,严重时可致死。
泛美卫生组织还呼吁各国建立医疗护理服务网络,以便患者及时就医,得到妥善诊疗,避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为控制登革热疫情传播,拉美多国卫生部门已采取紧急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去年年底发布报告说,登革热疫情蔓延与多个因素有关。比如,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等病媒分布出现变化,特别是出现在以前未受登革热影响的国家;2023年厄尔尼诺现象和气候变化导致气温升高、降雨量增加、湿度增加等;一些国家公共卫生系统因各种原因而脆弱等。世卫组织指出,登革热的感染风险在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不同地区间都存在很大差异,需要建立国家层面的多学科和多部门联动机制。此外,用于早期检测的高质量诊断试剂盒缺乏、训练有素的临床和疾控人员短缺和公共卫生意识不足,也是阻碍有效应对登革热疫情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