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504841","toptitle":"","toptitle_color":"","title":"远离基孔肯雅热,专家详解防控要点","title_color":"","subtitle":"","subtitle_color":"","crtime":"2025-08-06 10:04:10","condition":"来源:健康报","thumb": ""}
本报记者 高艳坤 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白纹伊蚊传播,科学防蚊是关键。针对公众关心的驱蚊产品选择、日常生活与度假防护、特殊人群保护及环境治理等核心问题,记者专访了国家疾控局赴佛山工作组专家、中国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刘起勇,请他为大家解读基孔肯雅热的防控要点,助力公众科学防范...
本报记者 高艳坤

  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白纹伊蚊传播,科学防蚊是关键。针对公众关心的驱蚊产品选择、日常生活与度假防护、特殊人群保护及环境治理等核心问题,记者专访了国家疾控局赴佛山工作组专家、中国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刘起勇,请他为大家解读基孔肯雅热的防控要点,助力公众科学防范。

  ■健康报:选择驱蚊产品时需关注哪些核心指标,以确保效果?

  刘起勇:首先,驱蚊产品外包装上必须有3个标识:农药登记证号、农药生产许可证号以及产品标准号。有了这3个证号,才能保证产品的合法性、质量和效果。其中,有农药登记证号,就说明这个产品做过驱蚊效果评价,并且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其次,要关注产品标识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确认产品在有效期内才能使用。

  接下来,还要关注产品的有效成分、适用范围、注意事项和禁忌等,这些在外包装上都能找到。常见的驱蚊产品有效成分为避蚊胺、驱蚊酯等,合格的驱蚊产品至少能有效驱蚊4小时,有些能达到6小时。大家在使用驱蚊产品时,要在产品标注的保护时间内再次喷涂,这样才能获得持续保护。

  ■健康报:目前是否有预防基孔肯雅热的疫苗?除使用驱蚊产品外,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有效预防方法?

  刘起勇:目前尚无针对基孔肯雅病毒的疫苗,因此加强防蚊至关重要。

  除了使用驱蚊产品外,在室内,公众要做好物理防护,比如安装纱门纱窗阻挡蚊虫进入;必要时也可使用蚊帐,这些物理防护方式效果良好且没有副作用。此外,还可选用蚊香,其中,电热液体蚊香因持续保护效果佳、副作用小且安全性高为首选。

  进行户外活动时,建议穿着浅色长袖上衣和长裤,减少身体暴露部位,同时在暴露部位喷涂驱避剂。这些措施能有效降低被蚊虫叮咬的概率。

  ■健康报:从环境治理角度出发,哪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基孔肯雅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的孳生?

  刘起勇:白纹伊蚊具有独特的生态习性,偏好“小、清、暗”的积水环境。具体来说,白纹伊蚊喜好产卵于盆盆罐罐等小型容器内的积水,以及下雨形成的干净、静止的小积水。同时,蚊虫通常在暗处潜伏和休息,这些场所需要多加留意。

  需要说明的是,污水中虽会孳生蚊虫,但多为并不传播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等的库蚊。因此,为有效减少白纹伊蚊的孳生,公众需要养成经常清理积水的习惯,及时处理家中的瓶瓶罐罐。若为仍有使用价值的容器,要么加盖封闭,要么将其翻转放置,避免积存水分。此外,对于室内外地面及其他区域的积水,也需及时检查并处理。

  白纹伊蚊历经卵、幼虫、蛹3个阶段,最终羽化为成虫飞离水面,整个过程需7至9天。基于这一特性,若能在7天内及时清除积水,就能阻断蚊虫的羽化进程,进而避免病毒传播。因此,为有效减少乃至杜绝蚊虫孳生,需养成定期清理积水的习惯,至少每周对小型积水进行一次彻底清除。

  ■健康报:老人、孩子和孕妇这些特殊人群为预防基孔肯雅热,在个人防护方面需要注意什么?普通驱蚊产品,孕妇和孩子可以使用吗?

  刘起勇:老人、孩子和孕妇等需要重点呵护,防护时须根据人群特点选用适合的方式。

  先说孩子。对于两岁以上的儿童,虽然可以使用普通驱蚊产品,但一定要先做皮试,观察是否出现过敏或刺激反应,确认无异常后再正常使用。而对于两岁以下的小宝宝,选用驱蚊产品时则需更为慎重,一般建议优先采用物理防护,比如使用蚊帐,这是既安全又有效的选择。若确实需要使用驱避剂,最好选用儿童专用款,这类产品采用特殊配方,对孩子的刺激性更小。

  对于孕妇,通常不提倡使用驱避剂,加强物理防护才是更稳妥的方式。比如,在家中使用蚊帐阻挡蚊虫;若需外出,要尽量减少皮肤暴露,穿着长袖上衣和长裤。在室内时,若偶尔有蚊虫飞入,使用电蚊拍处理是非常好的办法,既安全、高效又环保。

  老年人选择常规驱蚊产品,做好防蚊措施即可。

  ■健康报:身边出现基孔肯雅热患者时,应采取哪些防护措施避免被感染?

  刘起勇:如果身边有人感染了基孔肯雅病毒,所在区域可能存在携带病毒的蚊虫,区域内的人都需要做好前述防护措施。只有大家重视起来,提高警惕,做好协同防护,才能形成有效的防护网。这不仅是为了保护自身健康,也能有效遏制病毒扩散。此外,要主动清理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垃圾和积水,杀灭成蚊。

  ■健康报:如果近期去过基孔肯雅热疫情发生地区,归来后要注意什么?

  刘起勇:从基孔肯雅热疫情发生地区归来后,要注意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向医生详细告知旅行史及蚊虫叮咬情况,以便及时诊断治疗。

  ■健康报:北方地区发生基孔肯雅热输入及本地传播的风险有多大?当地居民需要做好哪些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刘起勇:目前基孔肯雅热主要发生在南方地区,它的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已经扩散到北方地区。一旦有输入病例,就有可能出现继发感染和传播风险。

  不过,大家也无须过度担忧。当前,我国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已较为完善,且仍在持续强化。政府层面已作出周密安排,例如对蚊虫开展常态化监测,掌握其活动动态。整体来看,北方地区风险相对较低。

  最后提醒大家,夏天是蚊虫繁殖和活动的高峰期,被叮咬的风险较高,所以北方地区居民也需要加强防蚊措施,做好防蚊就能避免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