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丹 成娟 特约记者 张立斌)我国学者发现了一种可以同步调控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状态和子宫肌层异常收缩的创新疗法,为早产治疗开辟了新途径。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在国际期刊《科学通报》上发表。
该研究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母胎医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主任漆洪波教授团队与陆军军医大学张建祥教授团队合作完成。该疗法是通过把水凝胶递送至子宫局部的方式,来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以延缓早产的发生发展。
早产是一种具有各种复杂病因的异质性疾病。临床上常使用宫颈环扎术、宫颈托和一些小分子药物来延缓早产发生,但这些措施很可能会给母体和胎儿带来副作用,如增加出血和感染风险等。
研究团队发现,中性粒细胞胞浆因子在早产妇女和相应早产小鼠胎膜与胎盘组织中异常高表达,该因子可以导致活性氧的产生以及炎症的激活,进而引起子宫平滑肌细胞的收缩,从而导致早产。基于这些新发现,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多功能纳米复合水凝胶疗法,该疗法通过调节胎膜和胎盘的氧化炎症级联反应来有效延缓早产的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该复合水凝胶在怀孕小鼠中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对母亲和后代的副作用微乎其微,这预示着该疗法有望应用于早产及其他相关妊娠期疾病的临床治疗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