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503738","toptitle":"","toptitle_color":"","title":"黑龙江:推动法治医院建设更进一步","title_color":"","subtitle":"","subtitle_color":"","crtime":"2025-06-20 08:46:18","condition":"来源:健康报","thumb": ""}
□ 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 栾枫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卫生健康事业作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领域,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健康。近年来,黑龙江省坚持以法治医院建设为目标,聚焦制度创新、文化培育、风险防控等重点任务,推动医疗机构治...
□ 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 栾枫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卫生健康事业作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领域,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健康。近年来,黑龙江省坚持以法治医院建设为目标,聚焦制度创新、文化培育、风险防控等重点任务,推动医疗机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健康龙江建设筑牢法治根基。

锁定建设目标

  加强领导,全面推进。省卫生健康委主要负责人带头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听取法治汇报、统筹谋划、部署重点任务,将法治医院建设融入深化医改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整体布局中,强化顶层设计。

  示范引领,率先推进。省卫生健康委印发《黑龙江省公立医疗机构法治建设评估工作方案》,明确“党委领导、部门协同、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细化36项评估指标,推动法治建设与医院管理深度融合。落实“提高医务人员依法执业和规范服务意识,委属委管医院要率先做好”的要求,将法治建设列入委直属单位主体责任目标台账,设置3项考核指标14个要点,总分值达10分。

  开展试点,探索推进。省卫生健康委制定法治医院建设试点工作方案,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庆龙南医院等作为试点医院,同时,将佳木斯市作为省级卫生健康领域法治重点试点城市。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全省三级医院法治建设合格医院全覆盖。试点医院积极行动,率先成立法治建设委员会,由党政主要负责人牵头,构建“法治办公室﹢联合工作组”组织架构,将法治建设作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营造决策依法、执行遵法、全员守法的良好氛围。

健全制度体系

  以制度筑基,规范决策运行。全省三级医院全面建立“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严格落实合法性审查前置程序。大庆龙南医院创新实施“议题双审制”,所有重大决策必经法治办公室和法律顾问双重审核。2024年,该院累计审查合同948份,规避法律风险323项,实现合同履约零纠纷。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立法律风险清单动态管理机制,梳理重点领域110个风险点,构建“法治﹢质控﹢纪检”联防体系,有效降低了医疗纠纷发生率。

  以标准提效,深化依法执业。将标准化建设作为法治医院的重要支撑,通过建规范、严监管、优流程,规避执业风险,保障患者权益。制定并推广应用《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评价规范》《采用机器人技术的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临床培训规范》等标准,提升医护人员依法执业的能力和规范服务的意识。试点医院实施“知情告知管理提升工程”,修订各类知情同意书,推出《患者权利义务告知书》,从诊疗方案、替代医疗到纠纷处理全流程保障患者知情权。此外,省卫生健康委与俄罗斯边境联邦联合制定跨境医疗标准,推动对俄医疗合作规范化。

  以文化铸魂,厚培法治土壤。创新普法载体,构建“线上﹢线下”法治教育矩阵。省卫生健康委在官网开设“健康龙江法治行”专栏,举办青年工作人员普法微视频创作大赛,夯实法治政府建设的思想基础。试点医院对新入职人员、医护人员、重点岗位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知识培训、旁听案件庭审、网络答题等活动。打造“法治早交班”“龙医普法视频”等品牌,编发《临床常见法律问题解析》口袋书,将法律知识融入交班、查房等日常场景。

提升管理效能

  数字赋能,提升治理效能。全省推广医院资源规划(HRP)系统,实现合同电子化全流程管理,通过建立临期预警、模板固化、权限分级机制,合同审查周期缩短60%,超期风险清零。积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打破“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技术壁垒,上线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服务;改造死因监测系统,运用电子证照和智能审批两个系统,实现“出具死亡证明(正常死亡)”事项全流程15秒自动办结,为个人身后“一件事”提供数据支撑。

  多元共治,凝聚法治合力。构建“卫生健康主导、司法协同、社会参与”的法治生态圈。邀请行政复议人员业务培训、行政审判庭法官以案说法、法律顾问驻点指导,助力医疗机构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执业。联合省司法厅开展医疗机构“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从试点医院的临床、医技、机关后勤全领域选拔出百名优秀学员,确保法治力量深入医疗的每一个环节。职称晋升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法律明白人”,将其作为医院选人用人的后备力量。

筑牢发展根基

  压实责任链条。实施“一把手”工程,将法治建设纳入医院绩效考核和领导干部述职内容,建立“过程﹢结果”双考核机制。对未落实合法性审查、重大决策违规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确保责任有效落实。

  夯实人才支撑。实施“法治骨干培育计划”,每年选派优秀法务人员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通过案例教学、庭审观摩、纠纷调解等实战培训,培育出一支懂医疗、精法律、善治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推进法治工作机构实体化运行,到2027年三级医院法治部门独立设置率达100%,且三级综合医院至少配备1名具有法律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专职法务人员。

  深化督导评估。将公立医疗机构法治建设情况纳入卫生健康领域综合督导检查要点,督导各市(地)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建立法治医院建设动态监测机制,实行“季度通报、年度评估、三年验收”。2025年,将对全省100家三级医院开展全覆盖督导,确保法治合格医院达标率超90%。

  法治兴则事业兴,法治强则治理强。未来,黑龙江省将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运用法治思维破解改革难题,以法治方式巩固医改成果,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特约记者 衣晓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