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倩
1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全国卫生健康科技工作会议,为全国卫生健康科技工作者加油鼓劲。与会代表围绕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工作,分析形势、凝聚共识,为加快实现高水平卫生健康科技自立自强注入了动力。
找准医学科技问题
医学科技创新首先要明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关键问题。对此,卫生健康科技工作者达成了立足临床需求、面向人民健康的共识。
“医院是创新需求的提出者、临床异常现象的发现者、创新思路的贡献者、临床试验的执行者和创新药械的使用者,在医学科技创新中处于核心主体地位。”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钟东波介绍,该市通过政策引导、法制保障、体系支撑、制度创新、思路引领,强化医疗机构的创新主体地位。
钟东波介绍,北京市探索通过疾病负担统计分析、国内外治疗干预水平差距对比分析,以及未解决临床问题、未满足临床需求系统汇集分析等3项治理工具,找准首都重大医学科技问题。这3项治理工具应用于首都卫生发展科技专项和研究型病房,卓越临床研究计划的申报和评审,为首都医学科技创新工作指明方向、明确重点。
在这种“指挥棒”的引导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作为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聚焦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关键瓶颈,交出了原始创新的高质量答卷。
静脉溶栓药被视为脑血管病急性期再灌注治疗方面最有效的药物,但由于药物完全依赖进口且价格高昂,很多患者放弃治疗。北京天坛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王拥军介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验证了两款国产溶栓药物对脑血管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打破了该领域药品的外国垄断,解决了我国患者临床用药的“卡脖子”难题,让更多患者有药可医,且治得起。
作为医学科技创新高地的上海市也在不断加快创新步伐。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骆大进介绍,上海市先后发布实施系列三年行动计划,聚焦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合成生物医疗机器人、计算生物学等赛道,前瞻布局创新项目,推动学科交叉研究,搭建创新平台,开发融合应用场景,为未来产业发展拓展更多的空间和可能性。
此外,上海市还设立协同创新集群项目。例如,从2018年起,上海市聚焦“再生医学与干细胞研究”“分子医学与主要肿瘤精准干预应用研究”等领域,开展协同创新研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开辟孕育创新的土壤
驱动医学科技创新,需要从全链条着力健全科技创新生态,围绕人才培养、创新路径、转化机制等环节,疏通医学科技创新中的堵点,为卫生健康科技工作者开辟更多激发创新活力的土壤。
北京大学就摸索出了一条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近年来,北京大学以临床科学家为突破点,以医院的专职科研人才队伍建设为着力点,加快培养一批高水平医学科技人才。”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乔杰介绍,北京大学于2022年启动临床科学家培养计划,通过选拔一批骨干青年医师脱产前往基础性学科导师团队开展合作研究,旨在培养一批领军型临床科学家。与此同时,北大医学部还通过联合聘任、医院分系列人才队伍评聘改革等工作,不断加大医院专职科研人才的培养力度。
除了培养“自己人”,在推动医学创新的过程中,寻找“同路人”已经成为大家的默契。在交流中,“医学﹢X”模式、多学科交叉融合、医工融合、协同创新成为与会者提及的高频词。
为了持续提升我国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技术能力,守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采取“小中心、大网络”的工作模式,持续拓展与疾控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汇聚国内顶尖科研平台、优势技术和复合人才,构建起风险评估全国大协作机制。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介绍,该中心深度参与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牵头的“1﹢8”合作机制,与江南大学等6家食品科技领域头部高校协作,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与营养工作智库,在此基础上还与25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与营养研究联盟”,重点突破新型污染物检测和评估、新食品原料和食药物质评价等关键技术,研究提出面向国家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战略需求的关键科学问题清单。
作为卫生健康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广州实验室也积极串联起“产、学、研、政、企、金”的研发活动全链条,聚焦重大呼吸系统疾病与防控领域,形成全国大协作攻关格局。中国科学院院士、广州实验室副主任徐涛介绍,该实验室搭建了“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企业”的科技创新链条,与3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近20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920家网络医院、100余家企业开展联合科研攻关。不仅如此,广州实验室还积极探索“产、学、研、政、企、金”一体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组织高校、科研机构、医院及创新企业,基于优势互补、分工明确、成果共享、风险共担,共同推动科技成果的最终转化落地,实现“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实验室样品—工厂产品—货架商品”的有效转化。
医工融合和成果转化的进展如何?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王炜介绍,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设备技术水平日趋升级,不仅补齐了部分基础零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等领域的短板,更在高端诊疗设备产品性能和质量提升上收获显著成果。监护仪、血液细胞分析仪、超声仪、呼吸机等设备已经逐步在临床实现进口替代,国产医疗器械制造商逐步被市场认可。
在为这些科技进展感到振奋的同时,王炜也提出了加强医工融合的思考:希望规划更多面向医学设备创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的纵向课题,带动医工融合,激发产学研合作积极性;面向医药卫生领域,规划更多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方向,同时鼓励企业积极支持配合,让临床科研人员集思广益,自由探索。
用现代科技解码中医药奥秘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人类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切实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需要借助现代科学手段来实现。
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梁鑫淼研究员看来,人们对中药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的认识还只是冰山一角,急需研究工具、研究范式和核心技术的变革。
该研究所从1995年起启动中药科学研究。梁鑫淼介绍,在中药分子成分分析研究方面,该研究所构建了国际原创的多维多通道分离纯化装置等,实现了中药化合物的高通量分离纯化制备,建立了分子水平的中药研究新模式,为推动中药分子水平组方、开发“多分子、多靶点、多机制”药物奠定了科学基础。
梁鑫淼以北豆根为例介绍,他们通过多维多通道分离纯化制备,从北豆根分离得到208个单体,鉴定了152个化合物,其中有97个是新化合物,20余个是靶向活性化合物,揭示了不同成分协同发挥镇痛药效、减轻副作用的药效机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京带领团队积极借助大数据基因组学和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中医的智能诊断和智能组方尝试。该研究中心致力于利用现代生命科学技术把中药的功效和机制说清楚、讲明白,现已建立了世界首创的全景化疾病信号通路数据库和超大规模中药分子功能数据库,并利用AI技术构建了“多弹打多靶”的中药组方筛选大模型,为创新中药的快速研发及作用机制的科学阐释奠定了坚实基础。针对慢性心力衰竭,该研究中心通过分子本草技术平台研发了第一个创新中药黑黄赤珠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