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段梦兰
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相关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与本单位的风险防范能力直接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重视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加强思想引领,打造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安全生产队伍,不断加强精细化管理能力、针对性培训能力等各项能力建设,搭建学术平台,为行业的安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筑牢根基,完善体系
医院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从业者要牢牢把握“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总基调,筑牢底线思维,树立忧患意识,不断提升安全治理水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副院长邵浙新告诉记者,该院历来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带头逐字逐句学文件,并将安全工作列入党委会议题,分析研判安全工作形势,部署医院安全工作,全院上下形成重安全的浓厚氛围。
闻鼙鼓而思良将。安全生产人才队伍的专业性、稳定性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基础。为此,一些医院力求打造更专业的队伍,筑牢安全生产根基。提起队伍建设,邵浙新告诉记者,该院秉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原则,拥有消防工程、安全工程、化学工程、法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并引进公安、消防部门的管理干部从事安全保卫工作,安全生产队伍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达92%。
不仅管理队伍术业有专攻,该院还设立了近600个保安岗位,比平安医院建设要求高出36%。“我们创新设立了‘一室五队三联动机制’,成立了反恐处突小分队、防暴警犬队、特保队、应急消防队、交通协警队5支特色队伍,并形成安保公司联动、片区医疗机构联动和医警联动三联动机制。”邵浙新说,从日常开展院内安全巡逻到维护院内交通秩序,再到维护医院安全稳定,特色队伍实实在在为医院安全生产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还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为医院安全工作“把脉问诊”。“安全工作应主动寻求监督。为此,我们建立了院外安全监督员队伍,定期联合对医院安全工作进行检查,找弱点、补短板,全面提升医院安全防控能力。”邵浙新向记者展示了一组数据——2023年,该院共邀请院外专家开展现场检查指导30次;2024年以来,社会督导组来院检查指导13次,院内外专家共同发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此外,医院安全工作行稳致远离不开精细化管理。邵浙新告诉记者,该院安全管理部门以每周“一会一报”制度、网格化安全管理制度、安保值班三唤制度等22项科室管理制度为抓手,充分利用各种管理工具,对保安服务质量、消防设施设备管理、隐患排查整改等进行持续改进提升。以隐患排查机制为例,该院建立了“院领导每月查、消防安全督查小组每周查、职能部门联合查、网格安全员常态查、保安班组每日查、院外专家随机查”的层层检查体系,定期开展“洗楼式”全面隐患排查,确保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到位。
“大数据时代,我们还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安全工作管理能力。”邵浙新介绍,该院打造了以人、车、物、环、管为核心的智能云医院立体化安全防控平台。此外,该院还建立了智慧消防系统,引进消防物联网管理平台,线上线下同步报火警,实现安全消防一体化。该院智慧安防系统以公安重点人员信息库为支撑,联动各个安防子系统,实景仿真建模,打造数智安防3.0版。
主动出击,加强培训
面对相对复杂的人员流动情况,对医院内部和外部涉及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关人员,需要分层分类进行管理和培训。
人员培训是安全生产工作和消防安全管理中的重点之一。完成全员消防安全培训一直都是培训工作中的难点,外来人员流动性大、责任科室难落实、组织培训难度大等是其重要原因。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副院长林平说,将消防安全培训覆盖到每一个人一直是该院努力的方向。
“相较于科室岗位固定、责任相对明晰的医院内部职工,外来人员归口管理的科室较多。”林平举例说,除外包公司(如家政、维修、食堂、商铺等)有关人员外,来院进修、规培的医务人员由医务部管理,来院实习的学生由教育办管理,归口多、重视程度不一。为破解这一难题,该院主动出击,由保卫部与医务部、护理部、教育办、总务部、基建部、膳食部协商,将消防安全培训作为外来人员入院岗前培训的第一课。
此外,该院还将门禁权限作为培训工作的抓手,提升消防安全培训的效果和覆盖率。林平介绍,全院门禁权限由保卫部负责统一开通并下发,培训时实行实名签到,人员只有接受完消防安全培训才会获得门禁权限。“同时,保卫部会将未参加人员名单反馈至相关科室,要求未参加人员另行安排时间至消控中心接受培训及考核。考核合格后予以开通门禁权限。”林平说。
在定期定时培训、开展实战演练、火灾逃生体验等多种宣教方式下,良好的安全生产文化氛围逐渐形成。
完成培训后,如何确保培训效果持续不减也是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一方面,培训结束后我们现场随机抽取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发放合格证。”林平说,另一方面,该院职工和外来人员上岗后,后勤科室和保卫部会开展联合巡查、行政巡查,到临床科室随机抽取人员测试消防技能。
搭建平台,提升能力
在医院安全生产涉及的各项工作中,安保维稳和安保管理工作难度大、压力重。新形势下的医院安保工作如何更好地开展,需要深入思考、广泛调研,探索行之有效的措施,以促进医院的安全稳定和健康发展。
“我院打造学术型、研究型、创新型安全管理模式,开展课题研究、论文撰写、图书编撰等。”邵浙新说。
2017年9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牵头成立了全国首个医院安保学术团体——浙江省医院协会安全保卫管理专业委员会,该院安保工作迈入专业化、学术化阶段。两年后,该院又牵头成立了中国医院协会安全保卫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覆盖31个省份,为医院安全管理者搭建学术平台、架起沟通桥梁。
邵浙新介绍,专委会充分发挥影响力,并不断探索可持续发展动力,积极参与到医院安全管理相关标准制定中;开展安全保卫工作学术交流及经验分享,发挥行业引领作用,推进医疗行业安全保卫工作相关课题的研究,组织会员进行科研成果推广、转化等。
而在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卫生健康系统安全教育培训基地正在并将持续发挥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作用。据介绍,该基地邀请国家、省、市安全培训专家近百名,为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象提供定制化的教学课程。
该校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基地整合了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资源,开发了涵盖多个安全高风险岗位的学习课程,结合多媒体理论教学、视频可视化教学、户外拓展训练和体验式教学,旨在培养一支深入了解安全生产的行业专业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