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姚常房 本报记者 喻文苏 闫龑 曹梦甜 通讯员 陶伟
今年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省广元市视察。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广元市正在全力推进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近日,本报“行走健康中国”报道组来到广元市,近距离观察健康广元的建设速度与力度。
卫生院的“大心思”
剑门关,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山区。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称剑门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如今,尽管这里的交通越来越便捷,但当地的医疗服务供给,与居住在大山深处的群众,尤其是常年患有慢性病的人群,在看得上病、看得好病,能享受到健康管理全流程服务等方面的需求相比,依然有距离。
如何缩短这个距离?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镇卫生院的一个做法是建立慢性病医防融合一体化门诊。
该卫生院内有一栋以黑白灰为主色调的楼阁式建筑,“高血压糖尿病医防融合一体化门诊”就设在这里。在诊前服务区,用于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心肺功能、血氧饱和度等的检测设备一应俱全,患者在这里还能够一站式完成中医体质辨识、骨密度检测等多项检查。在诊疗时,医生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电子健康档案中记录的既往病史,提供个性化诊疗服务。诊后,接诊医生会及时把就诊患者的信息推送给患者的家庭医生,再通过电话或入户等方式进行随访,提醒患者用药注意事项和预约下一次就诊。
“一站式综合服务是实现医生、家人、患者共同管理慢性病的新模式,从安全用药、健康宣教、并发症的筛查到双向转诊和社区康复,保障患者诊疗信息的连续性和健康随访指导的长期性,从而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控制率。”剑门关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李林元介绍,慢性病医防融合一体化门诊目前管理的高血压患者有1462人、糖尿病患者有422人。
剑阁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郭宏杰表示,该县着力打造慢性病一体化门诊,依托全科医生和慢性病诊治医生,整合护士、公卫人员,提供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的筛查、干预、管理、治疗等全程服务。目前,除剑门关镇中心卫生院外,普安镇、下寺镇、公兴镇的中心卫生院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建设也已初具雏形。2024年年底,剑阁县将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全覆盖。
广元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刘峰表示,该市将继续强化一般乡镇多发病常见病诊治能力,支持撤并乡镇卫生院转型医疗点或医养机构;希望到2025年,一般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推荐标准。
县域次中心发力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广元市常住人口为230.6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占24.5%,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18.81%。为了满足居住在偏远地区群众的看病就医需求,广元加速推进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两年前,广元市从31个中心镇卫生院中遴选出10个中心镇卫生院,确定为“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的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其中,7个离县城50公里以上。
剑阁县开封镇中心卫生院是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之一。该卫生院院长刘波泉介绍,通过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卫生院的管理、就医环境、服务能力和质量持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持续向好。2021年,卫生院门急诊量为109620人次,住院人次达7055;2022年,门急诊量为118631人次,住院人次为6834;2023年1月至9月门急诊量为68493人次,住院人次达6390。
在推动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方面,广元市各县的力度都不小。比如,剑阁县编办积极调整次中心建设单位人员编制;苍溪县从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疾控中心共抽派10名医务人员组建巡回医疗队,固定每周二、周五到龙山镇次中心开展巡诊服务。
放眼全市层面,广元市级财政补助纳入省次中心项目建设单位100万元,县区可整合使用东西部协作项目等经费;按照二级乙等综合医院实行人员总量管理,支持县区统筹安排地方政府债券,用于次中心建设。
广元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侯昌华介绍,今年1月至10月,全市次中心住院诊疗量同比增加32.4%。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的陆续建设,基本满足了老百姓常见病和多发病诊疗需求。
侯昌华表示,次中心建设是一个长期追赶的过程,基础建设和硬件提升需要财政投入,但专业人员的培养、优势科室特色科室的建设还需要市、县级医院加大支持帮扶力度,持续加强次中心的管理,才能使次中心真正接近县级医院水平,得到群众的认可。
“人材者,求之则愈出”
“没问题,放心吧!”广元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病房内,王阿姨笑着对记者说,自己最喜欢听艾力·赛丁医生的这句话,也正是这句话激励着自己扛过了与乳腺癌抗争的艰难日子。
艾力·赛丁是广元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也是一名“新广元人”。两年多前,艾力·赛丁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搬迁到广元市。作为广元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的创建者,他带领科室团队在甲状腺微创介入治疗领域上了一个新台阶,还牵头组织成立了医院乳腺癌多学科诊疗团队,为乳腺、甲状腺疾病患者提供规范化的全周期医疗服务。
“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艾力·赛丁是广元市中心医院近年来引进的高层次医学人才之一。“医院有设备,医疗技术、学科建设在区域也属于第一梯队,但是,仍存在优质人才较为缺乏、学科带头人能力不足、学科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广元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石平表示,在分析本地区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及疾病增长趋势后,通过引进像艾力·赛丁一样的人才,医院开始加大临床亚专业建设力度。
广元市中心医院院长徐哲说,医院根据高层次人才需求,出台了给予一次性安家费、住房补贴、行政待遇等一系列优厚政策,并协助解决两地分居、子女入学入托等实际问题。同时,医院重视自身人才队伍尤其是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优质人才队伍的建设,让医院的学术、科研水平拾级而上。今年,艾力·赛丁又有了新突破:采用腔镜微创技术,为多名乳腺癌患者实施乳腺癌根治,还实施了保留乳头乳晕假体植入的乳房重建治疗,使得患者“既治疗疾病又保留乳房”的愿望得以实现。
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则构建了柔性借智、刚性引才、科学育才三大人才培育体系,不断优化人才结构、扩大人才总量。该院党委书记边恩元介绍,柔性借智是培养本土高层次人才团队的方式之一,医院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实现了引进一名专家、带来一个团队、建强一个学科、培养一批本土人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