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491794","toptitle":"健康促进医院观察④","toptitle_color":"","title":"当医院开始“宠粉”","title_color":"","subtitle":"","subtitle_color":"","crtime":"2023-11-30 09:42:09","condition":"来源:健康报","thumb": ""}
□本报记者 崔芳 健康促进大家都在做,脱颖而出靠什么?不少医院正从转变视角和观念出发积极破局。特别是一些以专科、特色见长的医院,因为长期被特定服务人群所依赖、信任,医患之间便会油然而生出一种别样的亲切感。医院为这些人群的健康保驾护航,就有了种“宠粉”心态。于是,健康促进工作...
  □本报记者 崔芳

  健康促进大家都在做,脱颖而出靠什么?不少医院正从转变视角和观念出发积极破局。特别是一些以专科、特色见长的医院,因为长期被特定服务人群所依赖、信任,医患之间便会油然而生出一种别样的亲切感。医院为这些人群的健康保驾护航,就有了种“宠粉”心态。于是,健康促进工作就这样有了温度——

  为小宝贝
  童趣短剧拍出来

  进入冬季,多地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大幅增加,很多宝宝发起烧来让父母心焦,咳嗽起来迁延不愈。不少此前带娃去过上海市儿童医院就诊的家长,默默翻出了一组短视频开始复习。

  短片里,豆丁和朋友玩跳舞游戏“舞力全开”,结果出汗着凉,头晕发烧。这可怎么办?上海市儿童医院急诊科专家出镜讲解如何鉴定发热、什么样的情况需要就医、家长对于发热该如何正确处理等。

  在另一个短片里,小艺晚上睡觉没踢被子、外婆让穿的秋裤也穿上了,但还是发起了烧。这是怎么回事?该院专家深入浅出地介绍起流感的病因和表现,和普通感冒的区别,以及如何做好流感防护……

  这些视频都来自《哈炫儿童健康小剧场》系列儿童健康科普短视频节目。在这些节目里,儿童健康科普专业知识由上海市儿童医院提供,演出的则是专业演员。

  “过去,人们对儿童医院的期待是把患儿的病看好;现在,我们还想帮新手爸妈们把孩子养得好。”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儿童不是成人,健康科普不能只干巴巴地讲,要顺应儿童的接受习惯,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和平台,做出更具童趣、更易获得的科普作品。

  为此,该院先后策划多个儿童早期发展系列科普视频。除了《哈炫儿童健康小剧场》,还有《儿童早期发展百集系列科普短视频》《儿童青少年常见疾病健康管理系列视频》等。这些短视频聚焦家长最关心的儿童健康主题,全面提升家庭的儿童健康管理能力。

  为家长们
  “百万”公众号做起来

  几天前,陕西省西安市儿童医院的微信公众号管理平台跳动的数字提示,粉丝数量突破200万个。

  这让该院微信公众号小编们忍不住发文:“这200多万个粉丝的背后,或许是深夜凌晨,在床边摩挲着孩子发热额头的妈妈,或许是伏暑严冬陪伴孩子每日来院康复训练的爸爸,或许是承载着希望从千里之外带孙子就诊的爷爷……是孩子的病痛,让我们相遇。”

  小编们说,每一份对医院微信公众号的关注,都让他们格外珍重。所以,他们线上“宠粉”格外用心:网红新奇玩具有健康隐患,他们第一时间提醒——从“萝卜刀”到“鼻吸能量棒”,主打就是一个与时俱进、围追堵截;对网上传播的各种对孩子来说不靠谱的尝试,他们及时进行科普,给予预警、引导,从支原体肺炎“三件套”到酒心巧克力,力求不遗漏;设立“儿医名医榜”“儿医留言板”“暑期就诊攻略”“开学第一课”“医‘食’无忧”“每月传染病信息提醒”……集结了全院临床医生、护士、医技药师近300余人的宣传员队伍,用文字、手绘、视频、动画创作出一篇又一篇精品科普信息。

  如今,西安市儿童医院已有15个自媒体账户,信息总量和用户数增幅均位居西安市卫生行业第一。

  为老人家
  健康大学办起来

  没教学楼,不发毕业证,只收老年人……5年前,作为承载“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和“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任的北京医院,开办起一所旨在提高老年人群健康水平和健康素养的公益性学校——老年健康大学。

  说起办校缘起,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因为该院老年医学科实力强,患者以老年人居多,而老年患者大多多病种叠加,与其犯病时救急救危,不如平时提高健康素养和慢性病管理水平。

  于是,一场周密的办校活动展开了:发放问卷进行需求调查,明确老年人最关心的健康内容和最喜欢的健教形式;制定科普大纲,依托医院的老年病专家团队,开展健康宣教。为扩大老年健康大学的受益面,北京医院还成立慕课学院,录制线上精品课程。该院还线上线下有机整合,与医院慢性病管理俱乐部相衔接,适时开展老年健康评估、科普和慢性病管理工作。

  从2018年至今,北京医院老年健康大学每年平均开展线上和线下授课百余场。近日,慕课学院的课程也及时更新上线——老年人怎样防治支原体肺炎感染?如何合理“贴秋膘”,营养促健康?老年人近期最关心的话题,都有了专家解答。

  为中医粉
  文化大餐端上来

  “露凝霜重冬来小雪时,月落万里寒云雁阵迟……杞果甘味,草花莺飞,杏林妙手,沁人心扉……”小雪节气,品一杯香茗,听一首朦胧淡雅、安和不躁的国风民谣,不失为一种放松身心的选择。小鼓、古筝、曲笛等与吉他、钢琴、钟琴相互衬托,民谣的律动悠远沉静,能快速把人带入到小雪的情景之中——由广东省中医院和相关媒体合作推出的二十四节气系列主题歌曲中的《小雪》适时推出。

  “我们不但有《24节气中医养生原创歌曲》系列,还有配套MV,这已成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精品栏目。”该院副院长杨志敏介绍,青睐中医药的人们不仅信任中医药的治病方法,大多还高度认同中医药的养生保健文化等。立足这一特点和需求,该院一方面立足全院专家资源,培育一支高素养的科普传播队伍,并大力建设具有影响力的健康科普传播平台矩阵。该院先后开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并在多个新媒体平台建立医院账号及重点专科矩阵等,同时鼓励专科、医务人员开设自媒体传播账号,形成“医院—专科—个人”三位一体的大传播矩阵。另一方面,该院借力主流媒体,通过合作专栏等形式,有效扩大健康科普传播的广度。

  更重要的是强化内容产出。该院策划的《德叔医古》《每日一膳》《诗词与中医》等短视频专栏,也都深受好评。有感于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该院宣传部门负责人表示,未来,还有更多文化大餐为中医粉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