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人们常说,中医药的根在基层。多年来,我国积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中央财政持续支持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服务环境、配置中医诊疗设备、提高医务人员中医药技术水平。202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10部门联合印发的《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实现全覆盖。今年以来,国家又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文件,明确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
经过长期建设,如今的基层中医馆是什么样,在健康服务中发挥了哪些作用,又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近日,记者赴多地进行了采访。
□记者 崔芳
周二一早,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电子城二〇五所社区综合服务楼一层东侧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馆人头攒动,挤满了前来免费体检的65岁以上老年居民。百来平方米的空间古香古色,有中医诊室、中医理疗区,墙上标示着这里能提供的13种中医药理疗项目。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这里,为社区中医药服务点赞。
“我们社区的中医馆可好了,体检完还给了我们一些中医养生保健建议呢。不过,你要是想深入体验,就来错地方了。”一位刚体检完的阿姨热心地指着楼西南侧二三十米处崭新的5层建筑说,“现在新馆在那边,大变样了!”
新面貌:这个愿望成真了
记者快走几步,来到新建的二〇五所社区卫生服务站西侧正门,墨绿色的标识、古朴的棕褐色玻璃大门、巨大的玻璃幕墙映入眼帘。门框上的电子屏滚动播放着当日出诊信息,其中不乏省内大医院的中医专家。
一层大厅,除了常规布置外,还展示着该社区卫生服务站及多家省内医院中医专家在此坐诊的信息,墙上的液晶屏公布着该站中药饮片的品种及价格。
上到二楼,西侧有一排排的座位,环境布置舒适温馨,既可供候诊者休息,也能用作科普活动场所;南侧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每张治疗床上都有患者;东侧宽敞明亮的走道两旁,依次分布着多间中医诊室,以及中药房、煎药室等。整层古典雅致的装修风格与标识牌上“中医馆”的定位高度契合。
“三层也是中医诊区,有名医馆。”该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郭王红介绍,近年来,省、市、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着力推进基层中医馆建设。2012年,该社区卫生服务站成立之时,中医馆面积不大,能开展的中医药服务有限,患者开了方子只能去别处抓药。受益于国家政策,2021年9月,中医馆迁址后规模扩大了10倍,建起了中药房,配备了400余种中药饮片,设置了名老中医工作室、中医专家诊室、中医传承室,以及煎药室、针灸推拿室、熏蒸室、康复室、理疗室,还配备了多体位医用诊疗床、熏蒸治疗机、中药透药设备等40多种中医治疗设备,形成了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
“以前,每年年底座谈会上,居民都说,咱社区的中医馆可是总书记都来过的‘明星中医馆’,一定要办得更好。如今,这个愿望成真了。”该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家纷纷夸赞,新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中医馆不仅环境更好了,服务站门前新打造的中医药文化街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新“血液”:每天都有大专家
除了硬件水平的大幅提升,更令居民欣喜的是软实力在强化。
“在上级的支持牵线下,我们与多家省内大医院今年建立起合作关系。”郭王红举例,今年2月,该站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建国家医学中心中西医协同创新中心;6月,该站又分别与陕西省中医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签了医联体合作协议和医疗技术指导协议。几家合作单位都派出中医药专家团队定期到该站进行指导帮扶。“有了这些外来新鲜优质‘血液’的输入,不但我们的管理、诊疗上了一个台阶,社区居民更是受益。现在,我们能保证每天都有外院专家来坐诊。”郭王红说。
采访当天,赶来出诊的专家包括西安交通大学一附院的中医科主任孙连庆、康复医学科主管治疗师吴涛,以及来自陕西省中医医院的中医专家张冠杰。
“来之前不知道,这个站的规模竟然接近一个二级医院,中医馆的配置水平更是出乎预料。”在三楼名医馆诊室里,谈及在该站的工作,张冠杰表示有很多意外的收获。大医院面对的专科患者多,但在这里杂病多,内外妇儿都要看,这就要求医生的知识储备、技术手段更全面。此外,患者对诊疗费用的预期相对更低,也倒逼医生练就“小方看好病”的能力。
“不要因为我们是从大医院来的,就觉得纯粹是来帮扶指导。我觉得这是个优势互鉴、共同进步的过程。”张冠杰说。
这样的良性互动互促,带动了该站中医馆诊疗水平和中医药服务量的大幅提升。郭王红介绍,今年上半年,该站的诊疗量已达1.2万人次,其中,在中医馆就诊的患者占70%以上。
新目标:便捷惠民更有效
在二层南侧中医药综合服务区,12张治疗床没有一张空闲,医生吴博轩在其间奔忙。“每天十时半前,这些床根本空不下来。”从陕西中医药大学毕业、在此已工作6年的吴博轩,见证着居民对中医药适宜技术认可度的与日俱增。
据了解,二〇五所社区老龄化严重,辖区1600多名居民中,60岁以上的有600多人,65岁以上老年人占辖区人口的1/4。“我们这里服务项目多,效果好,价格也便宜,尤其适合中老年人。”吴博轩介绍,西安市实施“五免”惠民政策,对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患者实行免收方便门诊、普通门诊诊查、肌肉注射(门诊)等5项服务的“五免”政策,减免资金由政府补助。
“这就意味着挂号费免了。在治疗方面,针灸一次15元,中频脉冲电治疗13元,电针一次两个穴位11元,艾灸一次10元……我们站旁边就是早市,老人们早上理疗完就去买菜,买完直接回家做饭,别提多方便实惠了。”吴博轩说。
“社区中医药服务就是朝着居民的需求努力。”郭王红理解,这正是总书记关注社区中医药工作的重要原因和对基层中医馆的期待。除了不打折扣地贯彻上级惠民政策,该社区卫生服务站还从社区居民需求出发,不断推出新举措:居民想让家门口的中医馆更贴心,该站就在每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配备中医人员,定期上门服务;居民希望中医馆的医生治病更给力,该站就一方面积极争取大医院专家支持,一方面积极培养本单位的名中医。
“我们站的董建党医生的粉丝特别多。每天早上7时多放号,6时就有人来排队抢他的号。”郭王红说,站里的年轻中医师从董建党身上看到了社区服务的价值和成就感,也都在努力进步、迅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