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淳艺(公职人员)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强调,院感防控不得影响基本医疗服务。北京市1月23日也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7项措施,要求做到院感防控与医疗服务两手抓、两不误,明确医疗机构不得推诿拒收急危重症患者。
此前,有媒体报道了部分患者到北京异地就医遭拒的问题。一些患者所在城市并无确诊病例,只是因为距离中高风险地区很近,就被医院拒之门外。还有的医院规定,即使来自河北省内低风险城市,进京后也必须先隔离21天,再根据防疫规定和检测报告,考虑是否接纳入院治疗。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已约谈相关医疗机构及区卫生健康委负责人,并对全市疫情防控期间做好医疗服务工作进行了再部署。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医院属于疫情防控的“重点部位”,院感防控压力可想而知。但是,新冠肺炎是病,其他疾病同样是病。尤其一些急危重症患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抢救治疗,后果不堪设想。这就需要医疗机构在院感防控和保障基本医疗服务之间拿捏好分寸。有专家说,上海的防疫工作一直是“陶瓷店里抓老鼠”,希望既抓住老鼠,又不要打破瓷器,不要因为防疫对社会生活产生大的影响。医疗机构防疫同样理应如此,不要因为防疫影响基本医疗服务。这也是精准防控的题中之意。
“两手抓、两不误”不是空洞的口号,未取得核酸检测结果的患者该怎么收治,如何降低潜在的院内交叉感染风险,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北京市此次公布的7项措施很全面也很具体,包括要求设立住院患者综合过渡、缓冲病房,通过设置负压手术室、提升医护人员防护等级等,保证及时妥善开展应急手术,这对医疗机构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医疗服务具有很强指导性。
保障疫情期间患者正常就医,不应只是大城市大医院的独角戏,还需要得到广大患者和基层医疗机构的积极配合。患者要做到理性就医,确需异地就医的危重疾病患者,则要提前和相关医院取得联系,详细了解防控要求和入院流程,配合好医院的防控工作。
同时,要积极探索异地线上就医。鉴于目前国内多个地区存在散发和聚集性疫情,各地基层医疗机构在遇到复杂疑难病症时,应主动和大医院专家进行对接,探讨线上会诊的可行性,积极寻求技术支持,在保障群众得到有效救治的前提下,把疫情风险降到最低。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强调,院感防控不得影响基本医疗服务。北京市1月23日也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7项措施,要求做到院感防控与医疗服务两手抓、两不误,明确医疗机构不得推诿拒收急危重症患者。
此前,有媒体报道了部分患者到北京异地就医遭拒的问题。一些患者所在城市并无确诊病例,只是因为距离中高风险地区很近,就被医院拒之门外。还有的医院规定,即使来自河北省内低风险城市,进京后也必须先隔离21天,再根据防疫规定和检测报告,考虑是否接纳入院治疗。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已约谈相关医疗机构及区卫生健康委负责人,并对全市疫情防控期间做好医疗服务工作进行了再部署。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医院属于疫情防控的“重点部位”,院感防控压力可想而知。但是,新冠肺炎是病,其他疾病同样是病。尤其一些急危重症患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抢救治疗,后果不堪设想。这就需要医疗机构在院感防控和保障基本医疗服务之间拿捏好分寸。有专家说,上海的防疫工作一直是“陶瓷店里抓老鼠”,希望既抓住老鼠,又不要打破瓷器,不要因为防疫对社会生活产生大的影响。医疗机构防疫同样理应如此,不要因为防疫影响基本医疗服务。这也是精准防控的题中之意。
“两手抓、两不误”不是空洞的口号,未取得核酸检测结果的患者该怎么收治,如何降低潜在的院内交叉感染风险,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北京市此次公布的7项措施很全面也很具体,包括要求设立住院患者综合过渡、缓冲病房,通过设置负压手术室、提升医护人员防护等级等,保证及时妥善开展应急手术,这对医疗机构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医疗服务具有很强指导性。
保障疫情期间患者正常就医,不应只是大城市大医院的独角戏,还需要得到广大患者和基层医疗机构的积极配合。患者要做到理性就医,确需异地就医的危重疾病患者,则要提前和相关医院取得联系,详细了解防控要求和入院流程,配合好医院的防控工作。
同时,要积极探索异地线上就医。鉴于目前国内多个地区存在散发和聚集性疫情,各地基层医疗机构在遇到复杂疑难病症时,应主动和大医院专家进行对接,探讨线上会诊的可行性,积极寻求技术支持,在保障群众得到有效救治的前提下,把疫情风险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