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新 金牛
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中国传统家庭发生剧烈变迁。1982年~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家庭规模逐渐小型化,家庭户规模由4.41人/户缩至3.10人/户;家庭结构不断简约化,一代户占比由13.9%升至33.4%,二代户占比由67.3%降至48.5%;家庭形态日益老龄化,家庭中65岁及以上老人数量从0.22人升至0.41人。家庭规模小型化和结构简约化削弱了家庭养老的供给能力,家庭形态老龄化则加重了家庭养老负担,供需失衡推动家庭养老功能外移。另外,现代社会教育文化水平提升,促使个体意识觉醒,初婚初育年龄不断推迟,低生育观念逐渐内生化。积极应对家庭变迁和生育变化问题,亟待树立全生命周期理念,从“少、中、老”3个维度构建新时代家庭支持政策体系。
“少”是未来。生育是家庭存续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应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将托育服务纳入公共服务体系,以提高适龄人群的生育意愿。为此,可以整合社区资源,调动社会力量,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家庭和社区为依托、以市场为补充的托育服务供给体系,推动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高质量发展。
“中”是砥柱。要关爱育龄人群的生殖健康,加强婚检、孕检和住院分娩工作和技术服务,做好出生婴儿缺陷干预和预防工作;消弭女性生育和职业发展的矛盾,增加男性育儿参与度和义务;通过税收减免和发放津贴等方式,建立支持家庭照料的经济补偿制度。
“老”是财富。要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尽早建立广覆盖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增强老年期的养老支付能力。要积极开发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增强老年人家庭自我养老的经济能力。要发展普惠养老服务,孵化互助养老模式,发挥好公办机构对低收入家庭的养老兜底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充分回归居家养老传统,满足失能人群及高龄老人的现实需要。
构建新时代家庭支持政策体系,需要摒弃长期固化的政策思维,树立全生命周期理念,构建与适度宽松型生育政策相适应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增强生育政策的包容性。
(原新系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金牛系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
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中国传统家庭发生剧烈变迁。1982年~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家庭规模逐渐小型化,家庭户规模由4.41人/户缩至3.10人/户;家庭结构不断简约化,一代户占比由13.9%升至33.4%,二代户占比由67.3%降至48.5%;家庭形态日益老龄化,家庭中65岁及以上老人数量从0.22人升至0.41人。家庭规模小型化和结构简约化削弱了家庭养老的供给能力,家庭形态老龄化则加重了家庭养老负担,供需失衡推动家庭养老功能外移。另外,现代社会教育文化水平提升,促使个体意识觉醒,初婚初育年龄不断推迟,低生育观念逐渐内生化。积极应对家庭变迁和生育变化问题,亟待树立全生命周期理念,从“少、中、老”3个维度构建新时代家庭支持政策体系。
“少”是未来。生育是家庭存续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应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将托育服务纳入公共服务体系,以提高适龄人群的生育意愿。为此,可以整合社区资源,调动社会力量,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家庭和社区为依托、以市场为补充的托育服务供给体系,推动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高质量发展。
“中”是砥柱。要关爱育龄人群的生殖健康,加强婚检、孕检和住院分娩工作和技术服务,做好出生婴儿缺陷干预和预防工作;消弭女性生育和职业发展的矛盾,增加男性育儿参与度和义务;通过税收减免和发放津贴等方式,建立支持家庭照料的经济补偿制度。
“老”是财富。要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尽早建立广覆盖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增强老年期的养老支付能力。要积极开发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增强老年人家庭自我养老的经济能力。要发展普惠养老服务,孵化互助养老模式,发挥好公办机构对低收入家庭的养老兜底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充分回归居家养老传统,满足失能人群及高龄老人的现实需要。
构建新时代家庭支持政策体系,需要摒弃长期固化的政策思维,树立全生命周期理念,构建与适度宽松型生育政策相适应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增强生育政策的包容性。
(原新系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金牛系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