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讯(通讯员何金玲 记者程守勤)11月20日上午11点10分,一场特别的角膜移植手术在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手术室中进行,经过1个小时的等待,年仅39岁的苏州摄影师邵苏峰捐献的眼角膜成功移植到了大学生刘曙光眼里。主刀医生赵庆亮主任表示,术后第二天刘曙光将重见光明。
据了解,邵苏峰出生于1981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摄影工作,参与拍摄了《外国人眼中的大屠杀》《本草中国》《人间世》《跟着贝尔去冒险》《中国影像方志沛县篇》《领航》《归来》等诸多脍炙人口的影视作品,是一位集天赋与努力于一身的优秀摄影师。2020年11月16日上午11点29分,不幸因病逝世,遵循他的遗愿,家人决定捐献其遗体和眼角膜,于他而言,仅有的这一片完好的角膜曾是他阅览人间山河、捕捉精彩影像最珍贵的镜头……
邵苏峰的妻子沈萌说:“他一直说,当摄影师不能太懒,所以他可以下水、可以上天,然后想办法去解决现场的各种问题。他有时候拍一条片子可能要十几遍,有些可能差不多就可以,但是他从来没有。”在妻子沈萌眼里,丈夫邵苏峰对摄影有着无限的热爱。每天他都要刷上三部电影或者纪录片才入睡。对细节的把控更让他的同事印象深刻。邵苏峰的同事陈洁回忆说:“他拍的时候,镜头要怎么走、灯光怎么安排,都是事无巨细地告诉你,然后一遍不行来两遍。连我们自己玩的东西,他都会很抠细节,很追求完美。”早在2015年拍摄《人间世》的时候,他和妻子就共同作出了遗体捐献的决定。
2019年10月11日,邵苏峰突发脑干出血,一只眼睛因此失明,在与疾病斗争了13个月零五天后,他还是永远地离开了。家人遵循他的遗愿,将遗体捐献给了苏州大学医学部,剩下的一只角膜捐赠给苏州红十字会。“得知他的眼角膜是捐献给苏州求学的甘肃学生,我想儿子在天堂也会很开心的,有人延续光明,替他看世界。”邵苏峰65岁的父亲姚小民说,在他心中,儿子一直是最优秀的。
据了解,20岁的角膜受捐者刘曙光来自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李店镇,是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在读大二学生。刘曙光初中时开始近视,高考后右眼近视度增至1000度。2个月前,他突然感觉眼睛有些模糊,却没放在心上,以为是用眼多近视度数加深了。随着时间推移,戴上眼镜也觉得模糊。察觉情况不对,刘曙光前往医院做检查,被确诊患有圆锥角膜症,只有角膜移植才能根治此病。在苏州市“看见吴中”公益基金会援助下,家庭经济困难的问题顺利得到了解决,而摄影师邵苏峰离世捐献的眼角膜,给他带来了光明。
赵庆亮主任表示,移植成功后,术后第二天可以为刘曙光揭开眼前的纱布,一周左右预计可以恢复生活视力,3到6个月后,通过配镜矫正散光就可以达到正常人的视力水平。躺在病床上的刘曙光心怀感激:“等眼睛好了,我也想学摄影,继续完成给他第二次光明的恩人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