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503540","toptitle":"","toptitle_color":"","title":"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 为超高龄患者“换髋”","title_color":"","subtitle":"","subtitle_color":"","crtime":"2025-06-11 17:02:16","condition":"来源:健康报网","thumb": ""}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成功为 一名超高龄患者实施了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几日前,患者在家中意外跌倒,左髋部疼痛长达7个小时未见好转,随后被家人送往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经急诊检查,医护人员确诊患者为左股骨颈骨折。对于这名超高龄患...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人民医院专家团队成功为一名超高龄患者实施了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几日前,该患者在家中意外跌倒,左髋部疼痛长达7个小时未见好转,随后被家人送往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经急诊检查,医护人员确诊患者为左股骨颈骨折。对于这名超高龄患者而言,衰弱的心肺功能、骨质疏松等问题,都为其接受治疗带来了巨大风险。石河子市人民医院骨科迅速联合麻醉科、心血管内科、介入血管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展开会诊。专家经过深入讨论,为患者量身定制了手术方案,最终确定为其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2天后,在手术室内,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团队采用腰硬联合神经阻滞技术,精准控制麻醉深度,为患者手术安全保驾护航。骨科团队配合默契,仅用1个小时就为患者顺利完成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全程患者出血量不足300毫升。术后,患者安全返回病房,家属悬着的心终于落下。
  在患者返回病房的第一时间,医院护理团队迅速启动“高龄患者特殊护理模式”,将优质服务融入护理的每一个细节。在监护过程中,护理人员动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每30分钟进行一次床边巡视,确保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突发情况。同时,为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护理团队还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案,进行疼痛精细管理,将患者的疼痛评分始终控制在4分以下。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术后第6个小时,患者便可以进行床上踝泵运动(一种通过主动活动脚踝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的康复训练动作)。次日晨间查房后,在2名医护人员的协作下,患者借助助行器完成了站立训练,刷新了该院高龄患者髋关节术后快速康复的新纪录。“这也是我们首次为百岁以上的患者进行护理,所以会格外注意服务细节。”据石河子市人民医院骨科护士长许迪介绍,医护人员还定制了图文版康复手册,方便家属学习,回家科学照护患者。
  “从手术到康复,每一个环节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专业和温暖。”患者的女儿对医院的诊疗护理服务非常满意。目前,患者恢复良好,不日即可出院。

  “此次手术的顺利实施,为高龄患者的医疗救治提供了宝贵经验。”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骨科主任医师何斌表示,手术的成功不仅体现了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助力复杂手术方面的优势,也验证了精准麻醉、微创手术与快速康复理念结合的重要性。未来,该院将进一步优化高龄患者全流程诊疗体系,强化围术期风险防控,提供个性化护理方案,为更多老年患者提供安全、高效、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文:许迪 陈世江 程垒
  编辑:刘欣茹 李宁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