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算活过来了,谢谢王清医生。”近日,在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病房,一名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首先向医护人员表示感激。
清明节当天,38岁的李女士旧病复发,被送至无锡二院抢救。1年前,李女士因颈部疼痛、肢体麻木及手脚乏力到医院就诊,检查提示可能是延髓血管网状细胞瘤伴出血。该院医生介绍,肿瘤虽是良性,但位置不佳,且血供丰富,已压迫人体呼吸心跳中枢,手术切除的难度很大。考虑到手术风险,李女士与家人犹豫再三,最后决定放弃手术治疗。
1年来,李女士始终被病痛折磨,颈部疼痛如影随形,右侧手脚活动受限越来越严重,四肢麻木,走路不稳,四肢、躯干、面部感觉减退,李女士抱着一丝希望来到无锡二院神经外科。
团队研讨手术方案
神经外科副主任王清(右)看望患者
神经外科副主任王清仔细比较患者前后的影像资料和临床表现,发现患者的“肿瘤”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肿瘤,而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属于一种先天性的血管畸形,其凶险之处在于随时可能破裂出血危及生命。肿瘤位于延髓和颈髓交接处,且已多次出血,随时可能危及生命。
王清将此事汇报医院后,得到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医院组织神经外科、呼吸科、心内科、神经内科、手术室等相关科室会诊、讨论,给出了合理的建议和围手术期方案,最终确定了缜密的手术方案。
手术如期进行。在麻醉科和手术室的密切配合下,王清凭借多年神经内镜微创技术经验,熟练地用微型器械精细地分离“肿瘤”边界,小心翼翼地切断病变供血血管。由于脑干表面的窗口仅有一颗黄豆大小,因此手术就像“微雕”一样。王清花了6个小时,在密密麻麻的神经血管丛中将这颗“炸弹”完整拆除。
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文:杨慧玲
编辑:王天鹅
审核:朱永基 吴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