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南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多学科团队利用双气囊推进式小肠镜,成功发现了隐藏在患者小肠深处的肿瘤,并顺利为其实施了手术。目前,患者恢复良好,进入肿瘤化疗阶段。
据介绍,一个多月前,65岁的王先生因突发剧烈腹部不适、头晕乏力等症状,被家人紧急送至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检查结果显示,王先生当时的血红蛋白数值仅为59克/升,远低于成年男性正常值(120克/升~160克/升),证明体内可能存在出血。经消化内科保守治疗,王先生的血红蛋白数值有所回升。医生在后续的胃镜、结肠镜检查中未发现王先生体内有明显出血的病灶。该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吴高珏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判断:问题很可能出在小肠。他表示,小肠全长有4米~6米,且结构迂回曲折,容易出现常规内镜难以全面探查的情况。经小肠CT检查提示,王先生存在“左中腹小肠占位可能”。医护团队决定采用双气囊推进式小肠镜为王先生进行深入探查。然而,王先生合并患有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糖尿病、脑梗等基础疾病,且在首次术前评估时突发短暂性脑缺血,贸然进行手术的风险依然很高。
为保障王先生的生命安全,团队调整方案,建议其出院休养一个月后再返院复查。不料,王先生出院仅20天就再次入院。面对棘手病情,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会诊机制。在医务处协调下,消化内科联合麻醉与疼痛医学科等科室展开多次病例讨论,最终为王先生制定了手术方案。手术当日,在麻醉科副主任医师殷政团队的保驾护航下,吴高珏团队顺利为王先生完成了全麻下双气囊推进式小肠镜检查。检查中,医护团队发现王先生回肠中上段存在直径约8厘米的巨大不规则肿块,表面呈溃疡坏死状,且已累及2/3肠腔周径。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团队最终确定王先生所患的是高危型小肠间质瘤。
凭借精准的诊断,医院肿瘤外科团队随即为王先生实施了肿瘤切除手术。目前,王先生恢复良好,已被转入肿瘤科接受靶向药物治疗,并进行定期随访。
文图:赵秋雨
编辑:张健 王政清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