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502865","toptitle":"","toptitle_color":"","title":"早产宝宝胃穿孔 医护团队全力助其闯关","title_color":"","subtitle":"","subtitle_color":"","crtime":"2025-05-15 14:56:00","condition":"来源:
健康报网","thumb": ""}
近日,胎龄33周、体重不足1500克的早产儿阳阳突发胃穿孔,腹腔游离气体达危急值。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团队在1小时内完成胃壁肌层缺损修补术。术后,阳阳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照护下,闯过呼吸、营养、感染、体重等生死关,于前不久康复出院。
主刀医生熊耕介绍,接诊时医生发现阳阳系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引发胃穿孔,胃黏膜破损直径约2厘米,若不及时手术将诱发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等致命风险。手术需双线突破:精准修补胃壁“漏洞”并严密缝合正常肌层。因早产,阳阳胃壁薄如蝉翼、全身耐受性差,手术面临双重挑战——既要缩短麻醉时长以减少脏器负担,又需精细化操作以避免二次损伤。手术团队克服种种困难,以毫米级精度实施了“补胃”术。
从手术室转入新生儿科病房后,等待阳阳的是一道又一道难关。最让管床医生张晗感到棘手的是,阳阳自主呼吸能力较弱,前期主要依靠呼吸机供给氧气,且一开始阳阳不会自主吮吸进食,主要靠胃管输送营养物质。为解决这一问题,医护人员轮番为阳阳按摩口颈部,刺激其进食功能发育。
术后首周,阳阳虽逐步恢复母乳喂养,但因早产体弱吮吸力不足,吃45毫升奶需耗时2小时。张晗表示,其闯关历程堪称“生命突围战”:需同步突破呼吸、营养、感染、体重四大难关,其中感染防控尤为关键,因为早产儿免疫屏障脆弱,一旦感染将直面脓毒血症、脑膜炎等致命威胁。新生儿科团队24小时轮值监护,以呼吸支持、精准喂养、感染防控、体重管理“四维干预”护航生命,历经34天生死竞速,终于帮助阳阳实现体重逆袭与喂养提速。出院前夕,医护团队手把手传授家庭护理技能,确保阳阳健康成长。
熊耕提醒,新生儿胃穿孔与成人有异,前者多是由于胃壁肌层先天性发育缺损、胃壁局部缺血、胃内压增高等因素所致,后者多是胃炎、胃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等引发。新生儿胃穿孔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主要发生于早产儿,其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一旦发现患儿腹胀进行性加重、呕吐、拒奶等,应立即送医,越早手术治疗效果越好。
文:曾念 乔莎
编辑:徐梓峰 王政清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