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由中国帕金森联盟主办、灵北中国支持的患教义诊活动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举办。活动通过疾病知识科普、专题讲解、专家答疑、患者交流、智能设备体验等形式,旨在提升社会各界对帕金森病筛查、防治的认知,并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实用的康复指导。
活动现场,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宣武医院)执行主任陈彪教授在主题演讲中强调,作为与衰老紧密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但要更早期诊断,离不开综合预测模式。从患者出现第一个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到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这之间的前驱期阶段可长达20年。目前,通过纳入遗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危险因素,以及前驱期相关症状和体征,可以用公式计算出前驱期患病概率和未来患病的风险。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特色老年医学中心自2024年成立以来,定期举办免费筛查义诊活动,为5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帕金森病及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筛查服务。截至目前,筛查活动已惠及超过一万名老年人。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梁军表示,该院特色老年医学中心成立一年来,在早期筛查、专科诊疗和全程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充分体现了“防大于治”的老年健康管理理念。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副院长、特色老年医学中心执行副主任俞红霞表示,针对帕金森病等老年常见重大疾病,中心致力于打造全程闭环连续管理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筛查评估、疾病治疗、康复全周期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帮助老年人实现早预防、早干预、早治疗,享受幸福老年生活。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朱莎指出,帕金森病的早期筛查仍面临诸多挑战,未来需要建立更完善的高危人群筛查体系,通过多学科协作提高早期识别率。
在圆桌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围绕帕金森病全程管理议题,深入探讨了临床挑战、诊疗进展、患者护理和内外科治疗方法等内容。
文图:史俊芳
编辑:李宁 王政清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