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响应国家号召,结合医养融合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进“健康连云港”建设,在省、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引领下,举全院之力,整合优质医疗护理资源,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以“一麟”医养结合养老院为平台,引领区域公立医院延伸养老服务,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
养老院取名自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首任院长刘一麟,是集医疗护理、康复理疗、健康管理、日间照料、长期住养为一体的医养结合养老中心,配备了文化、娱乐、健身、康复等设施。养老院开设床位87张,12层为自养区,收住全自理老人;11层为助养区,收住半自理老人;10层为失能区,收住失能老人。
整合照护服务模式
养老院以医院优质医疗技术为后盾,优先开展整合式医疗照护体系服务。
开展医生巡诊模式。每周一、三、五,老年科主任轮流至养老院巡诊。在老人出现病情变化时,值班医生对其进行会诊处理,24小时为老人健康保驾护航。2021年,养老院累计开展专家会诊查房21次。
开展急诊救护服务。养老院建立老人专属急诊绿色通道,尤其在夜间老人病情危急时,可直接在查询机免费挂号,将其送至急诊优先救治,使老人得到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开展双向转诊。养老院位于大楼的10、11、12层,老年科位于8、9层,建立楼上、楼下双向转诊便捷快速医疗服务体系。老人病情出现变化时,可直接将其送至老年科就诊。
建立健康档案。养老院依托医院信息化系统和养老泰康云系统,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实现线上预约入住、报告查询、档案查询、预约探视等功能。
完善安全保障。入住养老院的老人属于意外伤害事件高发群体,针对老人需求,医院专家定期开展防跌倒、老年慢性病预防和控制、骨折术后康复锻炼等主题讲座,两年来累计开展健康讲座32次、志愿者活动及节日活动30余次。
开展幸福科学养老“大照护”
幸福的日常生活能力照护。养老照护团队在老人早上起床时,播放起床曲5~10分钟;在老人穿衣服、用餐时,播放穿衣视频,并与之比赛,引导老年人击掌,将热情互相传递,让老人心情愉快;在做操时,播放充满律动感的音乐,让老人在充满活力的氛围中完成锻炼;闲暇时,选择阳光充足的天气,让老人进行日光浴或喂养金鱼;老人穿戴着印有养老院标识的队服和帽子,工作人员和老人一起喊口号、唱歌,鼓舞老人更加热爱生活。
幸福的康复功能训练照护。在实施康复照护干预方案过程中,责任护士、康复师和主管医生根据老人肌肉力量和活动能力为其制订个体化活动方案,并根据老人每日活动能力恢复情况,动态调整干预方案;心理咨询师则根据老人情绪变化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对桡骨骨折老人,医护人员让其进行抓物训练,做投篮动作,锻炼腕关节屈伸功能,进行“指尖芭蕾”训练,锻炼其手指功能;对踝部骨折老人,采取“踝部呼啦圈”训练,强化其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提升其关节活动度;同时,让老人跟随视频进行动作模仿,开展全身功能训练。如老人因过度疼痛,无法进行康复功能锻炼,则由老年科医生指导其用药。在康复过程中,让老人通过角色扮演增强康复训练的信心和热情。
幸福的心理照护。养老照护团队组织老人们跟随音乐,彼此进行双肩按摩、捶背,配合幽默的引导语言,形成融洽的氛围,让他们分享幸福的感受。
幸福科学养老理念见成效
自养老院2019年11月成立以来,共入住老人187位,入住率89.5%,社会满意度达100%,98.9%的老人健康状况良好。
养老院于2019年成为市卫生健康系统优秀养老管理案例;2020年获省老龄健康工作十佳优秀案例、市首届养老护理技能大赛二等奖、“最美科技创新之星”提名奖,成为省、市级专科护士实习基地,获市科协项目,4位养老专业技术人员被认定为市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市级专家库成员;2021年,获批市四级养老院,其养老专业技术人员被认定为省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论文被《护理学杂志》录用,获市老龄健康科研项目,在省养老护理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
养老院依据自身经营理念、发展定位、价值导向,将其与老年群体生理、心理需求相融合,充分体现“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宗旨、“服务质量优先”服务理念,引领区域公立医院延伸养老服务,推动养老事业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打造幸福科学养老服务新模式。
文图:何炳虹 薛梅
编辑:刘立夏 刘欣茹
审核:王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