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505018","toptitle":"","toptitle_color":"","title":"“孩子不闹了,我们省心多了”","title_color":"","subtitle":"","subtitle_color":"","crtime":"2025-08-14 08:22:30","condition":"来源:健康报","thumb": ""}
通讯员 陆碧峰 特约记者 程守勤 “以前带娃看病,挂号、缴费总得排长队,做检查还要楼上楼下跑,孩子哭闹、大人焦急;现在在手机上就能搞定相关流程,候诊时还能看科普动画,孩子不闹了,我们省心多了。”近日,在江苏省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南通市儿童医院),带孩子来复诊的市民陈女士感慨道...
通讯员 陆碧峰 特约记者 程守勤

  “以前带娃看病,挂号、缴费总得排长队,做检查还要楼上楼下跑,孩子哭闹、大人焦急;现在在手机上就能搞定相关流程,候诊时还能看科普动画,孩子不闹了,我们省心多了。”近日,在江苏省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南通市儿童医院),带孩子来复诊的市民陈女士感慨道。

  这一显著变化,源于该院落实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办实事要求,聚焦“改善儿科医疗服务”,针对儿童就医存在的“挂号难、流程繁、体验差”等痛点、难点、堵点,于今年7月推出的“儿童就医更顺畅”十大举措。十大举措具体为住院押金不用交、预约途径全覆盖、看诊检查一站式、候诊报告实时看、特色门诊精细化、假日夜间有专家、诊间支付零等待、舒适诊疗普及化、急救转运更便捷、投诉建议一日办。

流程“瘦身”

  “通常上午9点半后是就诊高峰。我们将门诊精细划分为30分钟一个时段,科学分配号源,为就医流量装上‘智能调节阀’。”门诊部主任陈霞介绍,该院将每日号源划分为14个时段,实施分时段预约诊疗,构建微信、支付宝、江苏医保云等7种预约渠道组成的立体网络。

  在南通市妇幼保健院二楼,儿科诊区、采血窗口、超声检查室与取药窗口呈环形分布,布局紧凑合理。这种空间重构集中布局儿童专属的功能单元,各楼层配备自助机与导医台,形成“挂号—就诊—检查—取药”闭环。

  “以前带孩子看病要跑不同楼层,现在在同一楼层就能完成,通过公众号就能查询检查结果。”带孩子就诊的张先生说。目前,该院实现“先诊疗后付费”、医保移动支付、刷脸付、亲情账户绑定全覆盖,患者及其家属就诊结束后“指尖轻点”即可完成缴费。

  数据显示,十大举措实施后,该院儿童门诊平均候诊时间缩短10分钟。

服务“升温”

  “孩子以前做核磁共振总哭闹。这次在舒适化诊疗中心医生的帮助下很快入睡,顺利完成了检查。”市民黄女士说。针对孩子怕打针、检查不配合等痛点,南通市妇幼保健院用“精准化﹢人性化”举措破解。

  在提升诊疗精准度方面,该院开设呼吸(哮喘)、消化(胃肠、营养)、神经、心理、睡眠异常、早产儿MDT(多学科诊疗)等12个特色专科门诊,覆盖儿童常见病及心理情绪问题,实现小病精准看、大病协同治。

  针对非工作时间就医难,该院实行全年“无假日门诊”,确保周末诊疗无差别、同质化。儿科夜间专家门诊均由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资深专家坐诊,破解患儿家长“急诊看不了细病,平诊赶不上时间”的难题。

  人文关怀更是融入细节。在雾化室、输液室,色彩鲜艳的卡通墙绘与无痛穿刺技术相结合,有效缓解了孩子们的治疗恐惧。舒适化诊疗中心不仅减轻了孩子的痛苦,提升检查成功率,也避免了资源浪费,让家长更加安心。

保障“做实”

  在提升日常就医体验的同时,南通市妇幼保健院着力构建坚实的应急保障与兜底服务体系,为危重患儿及其家庭提供强力支撑。

  该院成立南通市“120”妇幼急救点,配备全市首辆母婴同转急救车。依托江苏省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该院建立儿童急救转运“绿色通道”,确保危重患儿能以最快速度得到专业救治。

  畅通的沟通是化解矛盾、提升信任的关键。该院在官网和微信小程序上开通“码上说”投诉建议平台,并设置院内就医体验反馈二维码,恪守“24小时响应、3个工作日办结”的服务承诺,确保问题不过夜、改进有回声。“家长的声音是我们改进的方向。快速响应、高效解决,才能让服务更贴心。”该院相关负责人说。

  最让患儿家庭感到安心的,莫过于儿童住院免押金政策。这一举措聚焦危急重症患儿家庭可能面临的“深夜急诊凑不齐押金”的窘境,开辟了一条“生命绿色通道”。“现在孩子生病住院,不用先操心费用,医生护士会第一时间全力救治。这种‘先救治后缴费’模式,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救死扶伤’的本质。”准备带孩子出院的李先生说。

  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蒋银华表示:“改善儿科医疗服务是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办实事的重点要求。我们推出的十大举措,通过优化流程、改善环境、提升体验、强化保障,让儿童看病流程更顺畅、更温暖、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