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湖南省出台新政,将15个药学服务项目集中归类并独立编码,实行分级收费。
新政实施已经1年多,究竟效果如何?近日,记者走进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采访推动该政策落地的核心专家之一、湖南省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该院药学部主任张毕奎,请他分享观点。
□本报记者 吴刚
收费标准与同级医师对标
2023年10月,湖南省医保局印发《关于新增和修订药学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药学部主任张毕奎在采访中介绍,该政策最大亮点是将“药学门诊诊察费”“全胃肠外营养药物配置”“细胞毒性药物配置”“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等15个项目集中归类为“药学服务”项目,并赋予以“1111”开头的药学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专属编码,形成独立于传统医疗服务的分类体系。
“这相当于给药学服务发了一张‘身份证’。”张毕奎介绍,如今15个药学服务类项目集中编码,尤其是药学门诊按主管药师(10元/次)、副主任药师(25元/次)、主任药师(35元/次)分级收费,标准完全与同职称医师门诊诊察费持平。这种“同工同价”的设计,体现出对药学服务价值的肯定。
张毕奎表示,湖南省政策的突破性还体现在覆盖场景的完整性上。政策不仅涵盖血药浓度监测、静脉药物调配等传统技术项目,更将临床药师参与的住院诊察费(临床药学巡诊加收)、药学会诊等服务纳入收费范畴。
“特别是药学会诊,现在明确主管药师会诊可按主治医师标准收费,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张毕奎强调,政策通过价格杠杆明确了临床药师在多学科诊疗中的专业价值。如今,临床药师会诊在省内不少医院已成为最受欢迎的会诊之一,如近几年湘雅二医院临床药师会诊量在全院40多个临床学科中排在前3名。
诊疗质量与经济价值双提升
政策实施1年多来,湖南省三级公立医院的药学服务生态发生显著变化。以湘雅二医院为例,2024年临床药师共参与全院各临床科室的药学监护、用药教育、药物重整10.27万人次,药物治疗方案调整5万余次,会诊9152次(其中全院大会诊及多学科会诊1065次),相关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最直观的变化是,医师更愿意将用药复杂的患者推荐到药学门诊。”张毕奎介绍,过去患者对“找药师看病”存在认知盲区,如今药学门诊不仅实现独立挂号收费,还与一些临床科室建立联合门诊。
在住院场景中,住院诊察费(临床药学巡诊加收)政策提高了药师参与临床治疗的积极性。
“现在药师每天和医师一起查房,不再是‘旁观者’,而是能通过药学专业知识直接为医师的治疗决策提供建议。”张毕奎提到,政策带来的不仅是经济补偿,更重要的是推进药学服务从“以药品为中心”转向“以患者为中心”。
收费政策还推动医院资源配置的改变,比如在人员招聘、职称晋升等方面,湘雅二医院均对临床药师作出倾斜。“过去药师职业发展通道单一,现在收费政策让临床药师岗位的吸引力显著提升。”张毕奎表示,药学部正从“成本科室”向“价值单元”转变。
尊重比收费本身更有意义
尽管改革成效显著,但湖南省药学服务收费政策仍面临挑战。湘雅二医院数据显示,当前可收费的药学服务项目仅占药师工作量的20%,而占药师工作量80%的处方审核、药品调配、药品管理等工作未被纳入收费体系。
“药师将80%的时间都花在‘隐形劳动’上,但这些工作的价值无法通过价格体现。”张毕奎说,湘雅二医院药学技术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仅为4.7%,远低于《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要求的8%的标准,临床药师数与开放床位数的比值仅为0.5%,人力缺口导致服务只能覆盖部分重点科室。
“好在患者对药学服务的认知令我们欣慰。”张毕奎说,患者对该院目前设立的药学门诊、住院药学监护、药师会诊等收费项目是非常理解的,也从药学服务中实实在在得到了益处。目前批准的几个服务项目及价格,都在医院进行了公示,得到患者的理解和支持。
从湘雅二医院的实践来看,该省的药学服务收费改革不仅是价格机制的调整,更是对药师价值的重新定义。张毕奎表示,当药学服务能够被清晰定价从而调动更多的人从事此项工作,当药师从“药品管理员”转型为“用药决策参与者”,更安全、更有效、更经济的患者用药结局才会更有保证。
“现在我们走进病房,医护会主动要求我们一起讨论用药方案,患者也会向我们咨询用药注意事项。这种尊重,比收费本身更有意义。”张毕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