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 李航 药剂科主任 周颖 医务处处长 于楠 门诊部主任 房洪军
医疗机构药品管理是确保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麻精药品管理更是重中之重。麻精药品在手术麻醉、疼痛治疗、精神神经疾病治疗等方面不可或缺,但存在成瘾性和滥用风险,监管不严易导致严重健康问题甚至死亡,同时影响社会公共安全。因此,医疗机构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压实麻精药品严格管理,确保其合法、合规、合理使用,杜绝滥用和非法流通,为维护医疗秩序与社会和谐稳定筑牢坚实的防线。
确保药品院内流转全流程闭环
明确的管理组织是医疗机构麻精药品管理的保障。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北大医院)在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设立特殊管理药品工作组,成员包括医务处、药剂科、护理部、保卫处、医保处、信息中心及相关临床医技科室等,负责包括本院麻精药品在内的特殊管理药品的制度制定并组织实施,指导和监督药品在医院的管理、流通及使用,定期组织人员培训和考核等。工作组日常管理工作由医务处负责,医务管理人员和临床药师各一人担任工作组秘书。药剂科负责麻精药品的采购、供应、调剂等日常管理工作,并为药品合理使用提供技术支撑。
麻精药品在医院严格实行“三级基数管理”,药库、药房和临床科室均设有麻精药品管理专员。药剂科严格把控药品采购、验收、储存、调配、回收等全流程,科室组建药品质控小组,每月对麻精药品开展实地检查,并在例会上通报检查结果,发现风险及时整改。药房麻精药品管理专员负责病房及手术室麻精药品管理,定期对病房和手术室内的麻精药品进行检查,确保药品质量合格、数量准确。麻精药品管理专员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以及对病房和手术室医护人员使用麻精药品进行指导与监督,规范其使用行为,防止药品滥用或流失。
为构建严密的监管网络,医务处、门诊部、药剂科、护理部、保卫处等部门定期联合开展检查、监督与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确保药品安全流转。同时,各部门协同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并通过定期培训和考核确保医护人员熟练掌握麻精药品领取、使用、空安瓿与废贴回收登记与销毁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要求,切实提高全院麻精药品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随着智能化设备的快速发展,北大医院在新院区建设中引入麻精药品管理智能系统,并在药库、药房和手术室配备智能麻精药品柜,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管理。药库、药房、手术室药品信息分级互通。药品入库验收时,药品批号和数量等信息随发票信息录入医院信息系统(HIS系统)并分配至药库智能药柜。药师按药柜指示将指定批号的药品存入指定位置,同时药柜的单支药品称重功能可以辅助精准管理药品数量,支持自动清点,方便药师快速完成药品盘点,确保账物相符。领药时,药品领用信息传输至智能药柜,药柜识别应优先使用的药品效期和批号并通过指示灯提示取药位置,方便药师拿取药品并降低差错率。同时,智能化设备配备监控摄像头、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防盗功能,方便双人双锁管理并实现领用人信息的全程记录。这一智能化管理流程实现了动态管理与实时监控,药品信息和使用信息可溯源,提高了药品管理效率和准确性,有效杜绝了麻精药品的流失。手术室智能麻药车可记录每支药品信息并与HIS系统手术医嘱信息关联,医生取药可实现自动记录。同时,药车配备带锁的单向回收箱,投入的空安瓿只有专人可以取出并清点,确保整个回收流程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以多学科技术作支撑
在麻精药品的管理与使用过程中,除了严格的全流程监管外,合理使用更是保障患者安全与治疗效果的关键。北大医院采用临床合理用药智能管理系统对麻精药品适应证、用法用量、用药疗程等进行精细化设置,系统自动识别和提示不合理处方。药师第一时间对提示不合理的处方进行再次审核与处理,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开具处方的医生并记录,以便后续跟踪和改进。
医院具有完善的超说明书用药管理流程,凡是药品使用超出说明书规定的适应证、用法用量等范畴的医嘱与处方,均需申请相关科室与药剂科会诊,临床科室将超说明书用药佐证材料提交至医务处进行审核与备案,审核通过后方可在病房领用药品。在超说明书使用麻精药品或需要大剂量使用麻精药品方面,同样需要科室提交麻醉科以及药剂科会诊,评估超说明书用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会诊通过后,科室需遵循超说明书用药备案流程,提交详细的申请材料,经过医务处严格的审核后,科室方可从药房取药,发药时由药师再次进行审核,确保领取与使用过程无误。这一流程的设置,不仅包含日常的审核把关,还有专业临床药师的会诊参与,进一步加强了对麻精药品使用的监管,有效防止了麻精药品滥用和误用,确保患者用药安全与治疗效果。
癌痛治疗是麻醉药品使用管理的重点。北大医院建立了癌痛标准化评估平台,每一名癌症患者在住院时均需要进行标准化疼痛评估,医生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合理疼痛管理。主管医生根据患者疼痛情况及其他症状判断疼痛与本科室的相关性,若相关则优先按本科室疾病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并及时评估;若为无关的中度疼痛,主管医生处理后无改善,则由麻醉科与药剂科会诊处理,重度疼痛直接由麻醉科与药剂科会诊处理,根据会诊结果合理应用镇痛药物。这一平台提高了疼痛管理的及时性、精准性和科学性,为麻精药品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制定长处方管理标准至关重要
当前麻精药品管理政策中,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可根据患者癌痛情况和癫痫等疾病状态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延长处方时间,但第二类精神药品长处方管理缺乏明确标准,如抗癫痫药、镇静催眠药等,患者治疗周期长,频繁就医开药负担重,且跨地区就诊开药不便,可能存在代开药的需求。
为优化管理,建议完善慢病管理中麻精药品要求,针对抗癫痫药和镇静催眠药等制定长处方管理标准,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同时,优化代开药流程,建立患者档案,加强代开药人审核及明确次数限制。
此外,建议健全药品追溯体系,加强信息共享和技术提升,确保药品全流程可追溯;加强医疗机构间信息共享,保障患者跨地区顺利开药;通过多种渠道加强患者教育,提高依从性,强调麻精药品回收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