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498679","toptitle":"","toptitle_color":"","title":"健康传播新模式助科普文化落地生根","title_color":"","subtitle":"","subtitle_color":"","crtime":"2024-10-30 08:58:33","condition":"来源:健康报","thumb": "image/20241030085906_35113.jpg"}
近日,海南省人民医院举行了首批小小医生体验官——“医二代”科普研学活动,30多名5~10岁的“小小医生”在医院开启了欢乐的医学探秘之旅。他们在“科技药房”“手术大咖”“急救先锋”“口腔卫士”“中医圣手”等活动站点收获了不少科普知识。这样的科普研学活动是海南省人民医院探索健康传播新...
  近日,海南省人民医院举行了首批小小医生体验官——“医二代”科普研学活动,30多名5~10岁的“小小医生”在医院开启了欢乐的医学探秘之旅。他们在“科技药房”“手术大咖”“急救先锋”“口腔卫士”“中医圣手”等活动站点收获了不少科普知识。这样的科普研学活动是海南省人民医院探索健康传播新模式的一个缩影。

□ 海南省人民医院 冯琼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重点任务之一是“普及健康生活”,而健康传播正是普及健康生活的重要路径。健康信息的有效传播可以改变大众对待疾病的态度和行为,提升群众健康素养。在数字化媒介时代,如何发展医院健康传播新质生产力,推行科学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健康传播新模式,构建优质内容生态,是当下重要的健康实践课题。近年来,海南省人民医院在这些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尝试。

打造科普立体传播模式

  如今,数字互联时代重构了人们的生活,也推动我国健康科普领域更多的优秀平台、创作者、用户,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目前,大多数健康科普作品都实行“中央厨房”制的生产模式,即“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渠道传播”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机制,以实现最大化利用信息资源、最大程度满足不同群体需求、最大限度保证核心品牌的有效延伸与效益优化。

  海南省人民医院打造了“医心医意”健康科普品牌,并以此为核心,延伸了推文﹢视频﹢直播﹢图书﹢文创的立体式传播模式。自2021年1月起,“医心医意”共推出350余篇原创科普文章,内容涵盖常见病、多发病、罕见病、心理健康等,总阅读量超过100万次。

  现在,越来越多的医生积极参与到健康维护、疾病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全过程中来,越来越多的医生愿意通过科普的方式进一步发挥“治病救人”的作用。

  2024年9月,海南省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超强台风袭击。台风过后,由于供水系统障碍、居住环境受到破坏、人群与病媒生物的接触增多、人群抵抗力降低等多因素影响,各类传染病极易暴发和流行,特别是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等。在台风灾后重建时期,医院消化内科中心门诊就诊患者数量显著增加。针对此情况,消化内科医师江雪梅就百姓关注的问题撰写科普文章,提出9条消化疾病的有效防控措施。该科普文章很快得到广泛转载。

  在当今信息传播讲求“短平快”的趋势下,健康类直播越来越受到公众的欢迎,尤其是“直播﹢医疗”的新模式,既优化了医患沟通渠道,又打造了医疗健康垂直内容平台。在此背景下,医院推出了“云游科室”特色直播、重大健康节日专题直播等创新科普直播,总观看量超过80万次。2024年8月,医院党委宣传统战部联合消化内科,重点打造“知食分子”直播栏目。在15场直播中,28名专家围绕常见消化系统疾病防治知识,进行全方位、立体式讲解,直播节目总观看量超过5万次。

  “不出家门就能获取健康知识,真是太方便了!”市民陈小姐是“知食分子”科普直播的受益者之一。陈小姐的父亲患慢性萎缩性胃炎多年,自从收看了医院开设的消化内科专场直播节目后,陈小姐坦言自己从中学到了很多预防消化疾病及改善疾病预后的健康知识,对帮助父亲恢复健康起到了很大作用。

从健康传播延伸至健康服务

  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网信办、科技部、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增加全社会健康科普知识高质量供给,推进健康科普服务高质量发展。

  2023年,海南省委、省政府将老年人认知康复数字疗法试点列为“为民办实事”事项之一,筛查服务对象为全省60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群。海南省人民医院作为项目主要组织实施方,将健康科普传播延伸至健康管理服务,拓宽宣传手段,围绕为民办实事事项,充分利用医院微信公众号、网站,以及媒体等宣传载体,借助老年健康宣传活动周、“智友会”健康宣教活动等,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强科普宣传,重点打造海南省老年医学中心认知障碍科普品牌“记忆同行”,并牵头成立了“海南省脑健康与认知障碍数字化诊疗专科联盟”。

  通过数字疗法赋能的方式,医院对患者持续进行远程管理、开展线上宣教,需要药物干预、治疗的患者可转入医疗机构诊疗体系,接受常规诊疗服务。医院针对患者居家护理需求,开展入户护理服务等,打造认知障碍疾病的闭环管理体系。这一系列举措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满足了患者的医疗需求,提升了认知障碍疾病的诊疗效果,初步形成了机构—社区—家庭健康宣教联动的防控体系。

  同时,医院建立了全方位、一体化服务的“人工智能(AI)﹢健康”模式,即建立基于个人及家庭的健康数据中心,依托优质医疗资源,通过健康平台宣教,为个人及家庭用户提供专业健康分析报告,以及饮食管理和运动指导方案。

集纳权威信息粉碎谣言

  5G时代,激增的网络流量催生了大量的“快餐信息”。有不少健康主题的短视频为赚取流量,盲目追逐热点话题,甚至配以猎奇的文案,有悖于健康科普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医院“医心医意”科普品牌将“辟谣”作为科普传播的一大抓手。例如,该栏目推出科普文章《令人头疼的病毒又双叒叕来了,专家教你如何精准识别》,呼吁大家一定要相信科学,不传谣、不信谣;科普文章《电影效应引发拳击热,拳击减肥靠谱吗?》则帮助公众远离健身误区,不建议单纯依靠拳击运动减肥减脂,最好配合一定量的基础训练,同时还要配合健康饮食。医院通过传播权威的健康知识,粉碎各种健康谣言,助力公众提升健康素养,拥抱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