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496389","toptitle":"","toptitle_color":"","title":"强学科 赣南老区医疗启新程","title_color":"","subtitle":"","subtitle_color":"","crtime":"2024-07-17 08:57:01","condition":"来源:健康报","thumb": "image/20240717085742_27004.jpg"}
特约记者 张蓝溪 通讯员 曾正东 熊雯静 2024年6月13日,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第十二批执行主任专家团走进赣州市蓉江新区潭口镇上元村开展健康义诊。图为老年医学科郭纪全主任为村民听诊。 6月20日至22日,广东省人民医院...

  特约记者 张蓝溪 通讯员 曾正东 熊雯静


  2024年6月13日,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第十二批执行主任专家团走进赣州市蓉江新区潭口镇上元村开展健康义诊。图为老年医学科郭纪全主任为村民听诊。


  6月20日至22日,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赣州市立医院)(以下简称“赣州医院”)在江西省赣州市举行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暨建院一百周年系列活动。赣州医院是由广东省人民医院输出建设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自共建以来,该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医院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学科建设不断推进,持续助力赣南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目前赣州医院顺利通过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阶段性评价,新院区已如期封顶,预计今年内可交付使用。“群众的满意与福祉,始终是医院追求的目标,要让曾经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过重大贡献的赣南老区人民获得高水平医疗服务。”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余学清说。
  聚优势专家 锚定重点需求发力
  赣州市立医院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中心城区,是赣州市历史最为悠久的医院之一。医院创建于1924年,长期服务赣南老区人民。2020年1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协作医院在赣州市立医院挂牌。2020年5月,赣州市章贡区政府将其所属的赣州市立医院整体交付广东省人民医院管理。广东省人民医院按照“管办分离、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原则,通过“医、教、研、管”全方位帮扶,带动赣州市立医院相关学科分批分阶段特色发展,培育省级学科带头人。
  2020年6月,赣州市立医院正式挂牌为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赣州市立医院医疗集团、赣州市立医院医疗集团总院。粤赣两院的深度合作,成为赣州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首个落地的重大民生项目。
  2022年5月,经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批准,赣州医院入选江西首批、赣州首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广东省人民医院以“长期派驻”加“轮流派驻”的形式向医院输入医学人才,带动医院重点学科发展。
  广东省人民医院派驻专家、赣州医院院长吴德庆表示,针对赣州发病率高、外转就医集中的病种,依托广东省人民医院重点优势学科,以“强专科、大综合”为发展特色,赣州医院重点建设以心血管病、肿瘤、肾脏病、老年病等4大疾病诊疗中心为核心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打造心血管内科、心脏外科、胸外科、肿瘤科、肾内科、老年医学科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成集医疗、教学培训、科技研发、疾病预防、健康管理为一体的现代化、高水平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成为辐射赣粤闽湘四省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2024年,广东省人民医院又派出重点学科10名执行主任常驻赣州帮扶,助力赣州医院肿瘤科、老年医学科、妇产科等10个学科的建设。
  自2020年以来,广东省人民医院已派驻12批优秀医学博士,长期驻扎赣南老区。医疗专家涵盖了心脏外科、胸外科、肿瘤科、肾内科、老年医学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眼科、超声科、麻醉科、风湿免疫科、微创介入科、儿科、放射科、病理科、关节骨病及创伤科等学科。
  提科室能力 患者外转率下降
  博士团队的到来,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科学的运行管理制度和治疗技术,赣南百姓足不出省,就可以享受到和广东省人民医院本部一样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在赣州医院心脏外科病房里,46岁的患者方女士刚刚和医生沟通完病情,满怀信心等待出院。方女士是赣州人,今年患上感染性心内膜炎,辗转南昌、上海等地求医未果,所幸在“家门口”得到了优质的治疗。经过手术,她的病情目前已平稳。
  “心脏外科很需要平台支持。以往赣州当地碰到方女士这样的患者,考虑到手术难度和术前、术后管理难度,往往会建议向上转诊。”广东省人民医院瓣膜及冠心病外科副主任、赣州医院心脏外科执行主任何标川说,“广东省人民医院不仅派驻了心脏外科医生,还来了麻醉、体外循环、术后监护等一整套专业团队,碰到复杂病例,大家更有信心了。”
  共建以来,广东省人民医院共派出142名专家,均派驻1年以上,其中连续支援3年以上的6名,连续支援2年以上的16名,覆盖95%以上的临床科室。何标川正是其中的一员,他说:“曾经,赣州市立医院一年只能做十几台心外科手术。如今随着口碑提升,多的时候每周要做4至5台手术。”
  赣州医院心脏外科主任何成昌表示,近年来,赣州医院心脏外科的手术量和手术难度逐步上升,多项手术技术是在江西省首次开展,促使科室整体能力水平加快提升。
  外转患者数量同比下降,充分说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正在发挥作用。6月19日举行的2024年赣州市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上公布了一组数据:截至2023年底,赣州医院住院手术量、出院人数同比分别增长14.1%和1.8%,开展疑难手术2200余例,引进新技术和新项目86项,重点专科外转患者数量同比下降31%。
  引先进技术 促良性可持续发展
  学科建设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医院内涵建设的关键。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是医院实现特色发展、提升综合实力、打造医院品牌的必由之路,也是形成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赣州医院不仅新增6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而且进行结构调整,平移广东省人民医院的新技术,2023年共开展了218项。
  与2022年相比,2023年赣州医院心血管内科介入手术台次增长219%,介入操作台次增长20.4%,获得中国心血管联盟授予的“介入无植入药物球囊培训基地”资格。心脏外科手术台次增长42.9%,四级手术台次增长26.2%,完成了在全省范围内,患者体重最轻、年龄最小的全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
  肾脏中心门诊量增长10.9%,手术台次增长10.6%,通过建立患者台账,全面筛查了赣州市章贡区居民肾脏专科疾病情况。筛查发现,肾脏功能指标异常的约2000人。中心在院内及各社区为743人建档,纳入长期随访。同时,中心建立生物样本库,结合随访数据,分析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等相关因素,为临床干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神经外科入选了国家卫生健康委“神经外科建设中心”,四级手术台次增长36.2%。普外科出院人次增长21.0%,手术台次增长13.9%,微创手术率增长47.4%。
  耳鼻咽喉科成为江西省唯一一家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耳内镜外科规范化培训基地,2023年完成人工耳蜗植入45例,位列全省前三,赣州医院当选为赣州市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新一届主委单位。
  与此同时,赣州医院联合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共建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科研公共服务平台正式挂牌,并启动四大病种科研合作项目;医院加入了“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获批赣州市胸部肿瘤重点实验室;夏照帆院士工作站在赣州医院续签,余学清、吴一龙、汪建平、张靖、廖宁教授名医工作室相继成立,助力医院相关领域专业水平提升。
  建人才队伍 医疗运行稳步向前
  余学清表示,广东省人民医院将继续把优势学科、前沿技术、先进理念等完全移植到赣州医院,为当地培养一支带不走、留得住、用得上的医疗队伍,力争圆满实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目标。
  赣州医院通过“外引内培”强化人才队伍。四年来,赣州医院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30余人,并实现博士引进“零的突破”。成功选拔第一批内培人才,其中包括医学领军人才8人,杰出青年人才4人,优秀青年人才2人,青苗人才6人。2023年引进医学硕士29人,硕士以上人才增长12.8%,高级职称人才增长8.2%,达到189人。赣州医院成功取得江西省首家县区级医院副高职称自主评审权。
  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赣州医院的科研和临床实现双提升。在科研方面,2022年赣州医院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零的突破”,2023年再立项2项;2023年投入科研经费543万元,同比2022年增长4.5倍。
  在医疗质量方面,赣州医院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同比下降0.2%,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同比下降0.63%,住院患者死亡率、围手术期患者死亡率均同比降低,非肿瘤死亡率下降59%。
  2021年度,赣州医院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的排名上升至381名,从B等级跻身B﹢﹢等级,多项核心评价指标迅速攀升,其中,病例组合指数(CMI值)比2020年前进了127名。赣州医院也成为江西省县区级医院中唯一进入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排名前400名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