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网 > 医生频道
-
医者所为,皆源于对患者的爱
□哈尔滨医科大学 付洋 接受了5年严格的医学训练,我没有成为一名医者,而是成为了一名人文课程的...
-
王宗平:这辈子认准了从医这条路
他是一名残疾人,但他从小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我绝对不能依靠别人救济活着”。经过人生路上一次次艰难的...
-
蒋华良:做老百姓吃得起的好药
他系统发展了药物靶标发现和药物设计等理论计算新方法,为新药研究提供强有力工具,获得国际广泛应用...
-
沙漠中的北京妇产科医生
周亚玲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怀柔妇幼保健院的主任医师,于2017年和2018年两次援疆。 ...
-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田永吉 青年肩头有使命 柳叶刀上有担当
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北京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对于一名刚满4...
-
苗毅:不拿手术刀,我会少活十年
□特约记者 沈大雷 李昆 通讯员 王宇峰 “It is unbelievable(太不可思议了...
-
郭卫:行走在手术禁区
□本报记者 李琳 通讯员 钟艳宇 巨大肿瘤紧贴着肾脏、膀胱、坐骨神经、髂动静脉等重要脏器和大血...
-
张勤:聋哑患者“翻译官”
□本报记者 毛旭 通讯员 喻锎 谯玲玲 凭借手语这份业余爱好,他成为联结有声世界和静默世界的使...
-
钮善福:当医生,最过瘾啦
□特约记者 宋琼芳 齐璐璐 通讯员 冯颖 “来,咳嗽一下,不要怕,只是咳嗽一下让我听听。”这是...
-
周福德:医生的坚持就是患者的生机
□徐璐 周福德讲起话来,不紧不慢,时不时露出带着酒窝的微笑。不少患者说:“周大夫温和而坚定的话...
-
一封来自西班牙的感谢信
通讯员 郑慧 记者 颜理海 近日,安徽省卫生计生委主任于德志在阅读了一封来自西班牙的患者家属感...
-
黄荷凤:阻断致病基因的“科学家妈妈”
□本报记者 胡德荣 她带领团队帮助10万余家庭生育了健康孩子,完成了15000多名胎儿遗传学诊...
-
广西80后男护士:作为重症病室“超级奶爸”很自豪
中新网南宁5月12日电(记者 黄艳梅)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重症病室80...
-
江西“80后”援助突尼斯医生:工作强度大但很有成就感
“半年多来第一次睡满八小时,还是家里的床舒服。”5月3日,从突尼斯归家第一天的江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
退休后坚持出诊三十年,段亚亭——行医初心未曾变
60岁,有人开始安享晚年。段亚亭的60岁,却是他放下行政工作,重新回到一线治病救人的节点。 到...
-
周南:火柴光虽小,但能照亮四周
“你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刚毕业人脉也有限,能带来多大的改变?”9年前,周南决定去西藏行医时,有人这样劝...
-
从理论体系入手,向人工智能借力,王琦——传承中医做“潮人”
王琦,今年七十过五,国医大师里的“年轻人”。 他力主行医不能只看人的病,更要看病的人,把辨体、...
-
郭赛珊:当之无愧的“协和之宝”
□万瑾舒 来北京协和医院3年了,中医科的郭赛珊教授用她的言传身教时刻提醒着我什么是“严谨...
-
行医五十载,最爱说“别怕”,葛琳仪——大师偏爱开小方
开栏的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
-
孙广美:为造口患者带去希望
□董波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由于罹患恶疾而不得不失去一段肠道和肛门,或者...
-
翟宏海:行走乡间,只为乡亲那份信任
□本报记者 李哲 天津市区“八五”、“十五”立功先进个人,天津市“劳动模范”,市、区廉政勤政优...
-
视人如己,是医者的美德
□高金声 近日,读到《健康报》刊登的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孙洪军写的文章“做儒家文化滋...
-
不做“坐堂医生”
办医学院、培养医生,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给老百姓治病,但更重要的是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时时考虑患者...
-
周信有:博极医源 精审详究
□甘肃中医药大学 殷世鹏 3月10日,甘肃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第三届国医大师周信有教授因病医治...
-
洪昭光:建设健康中国 关键在预防
□周环 对话背景: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大众科学健康知识的普及工作,在全国讲演数百场。上世纪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