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 刘文睿
近年来,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坚持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为统领,以发展治未病服务能力为目标,规范体系建设、强化服务能力,探索创新模式,统筹发展中医药治未病服务。2024年,全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提供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比例达100%;全省中医治未病诊疗人次81万人次,健康管理40万人次,随访37万人次,健康体检54万人次,累计开展健康宣教活动1684次,参与活动人次达22万。
完善政策体系 谋篇布局
2019年,江西省制定印发《关于促进热敏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热敏灸技术为切入点,构建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热敏灸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夯实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2020年,江西省将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纳入健康江西行动,推进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在健全中医治未病服务链、拓展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通过全省布局12家中医医疗机构开展治未病中心建设,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服务能力建设,实现区域内中医药治未病服务模式创新发展。
在获批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后,江西省聚焦本省中医药发展实际,围绕发展中医药治未病“特色卷”的目标要求,形成“1﹢N”政策体系,以《江西省打造中医药治未病传承创新发展新高地实施方案》为整体框架,以《关于发展中医传统运动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意见》《江西省关于加强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江西省中医药治未病评价管理实施方案》等为补充,从体系建设、服务内涵、服务规范、评价体系、人员培养等多个方面,推动中医治未病服务发展。同时,将治未病相关工作要求纳入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四区四高地”“三年行动计划”等专项工作,多方位推进全省开展治未病工作。
健全服务体系 提升质量
江西省明确中医医院在发展治未病服务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基本实现市、县级公立中医医院治未病服务全覆盖,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全部设置中医治未病中心(科),并进一步规范治未病中心设置,强化人员配备和硬件设施配套,织密中医药服务网络。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依托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牵头组建中医药治未病联盟,成员单位覆盖全省公立中医医院;发挥治未病在健康管理中的优势,挂靠国家中医优势专科(治未病中心),建设中医睡眠中心、中医体重管理中心、(中医)肿瘤康复中心等省级特色治未病平台;成立中医治未病质控中心,对全省开展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着力解决治未病工作发展中存在的“小而散”的问题。各级中医医院通过开展中医健康体重管理门诊、中医睡眠门诊等特色门诊,以及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专病门诊,针对亚健康状态及老年人、妇女等重点人群开展健康调理服务,夯实中医治未病服务主阵地。
为进一步规范治未病服务管理,江西省组织编撰治未病服务系列手册,形成具有指导性的治未病干预方案和技术方法,内容涵盖治未病实用处方、适宜技术、药膳、运动、情志调理等五个方面,指导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起草制定地方标准《医疗机构中医治未病管理和服务规范》,对治未病科室设置、服务流程、服务内容等方面进行规范。全省各地根据地域特点和实际情况,针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慢性胃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等,探索形成一些有特色的干预方案。
创新服务模式 扩大覆盖
推广普及热敏灸技术。发挥热敏灸作为江西省中医药原始创新成果的技术优势,江西省建立中医康复(热敏灸)联盟,纳入1710家成员单位;建设基层热敏灸综合服务区30个,推动热敏灸技术惠及更多群众。2024年,通过优化制剂调剂审批程序,江西省批准了719万支热敏灸艾条在232家热敏灸艾条定点医疗机构调剂使用,累计开展热敏灸项目23.9万人次,平均医保报销比例为72.09%。
推动药膳食疗临床应用。江西省(中医)肿瘤康复中心以中医食疗为切入点,充分发挥中医食疗养生的优势特色,探索研发中药食疗配方用于肿瘤康复治疗。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控制血糖和体重的需求,通过研发中药辅助休粮产品和动态监测相结合的形式,实现糖尿病患者稳定体重、稳定血糖,改善生活方式。兴国县开发药膳品种42种、药膳汤19种、养生茶12种,依托餐饮企业将药膳从医院推向社会。
延伸治未病服务链。南昌市洪都中医院依托中医健康体重管理中心牵头组建肥胖专病联盟,成员覆盖72家单位,在联盟内开展技术帮扶和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组织开展“21天中医减肥营”“减重沙龙”等服务,推广普及中医健康体重管理服务。赣州市中医院形成了医护共同参与的一体化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提高治未病服务供给。萍乡市湘东区探索建立“中医﹢慢病”智慧管理平台,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开展“一站式”中医药服务。
研发中医药保健产品。目前,江西省已开发中药香囊、中药沐足包、中药药枕、中药膏方、中药代茶饮、药膳食疗包、中药熏洗包、药艾条、中药烫熨包、中药唇膏、中药香皂等10余大类近30种中医治未病产品。
加强文化宣传,推广普及中医治未病理念。江西省在全省推动开展“中医夜市”活动,累计举办100余场,展出中医药品种约500种,提供中医医疗服务的医务人员超过3000人,活动吸引线下群众直接参与40万余人次、线上直播观看人次约70万人次。免费提供了10万余人次的中医特色服务,如脉诊、针灸、艾灸、拔罐、刮痧、推拿等。2024年,围绕八段锦、五禽戏等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传统运动,举办首届“杏林杯”中医药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全省共计30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在全省范围内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