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网 > 观点言论
-
一入医保就缺货:别让“救命药”变成罕见
“廉价药”一入医保名录就缺货,无论是有药不送,还是有药不售,其本质都是药品商逐利倾向带来的后果。 ...
-
莫让乡村卫生成乡村振兴短板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句话很好诠释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延伸说来,“小康不小...
-
海外医疗诈骗,小心
近日,湖南株洲市公安局天元分局通报了一起海外医疗诈骗案,该团伙打着免费旅游的幌子引诱对象出国,虚构病...
-
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
1952年的今天,毛泽东同志为中国体育工作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2个大字,揭示了体育...
-
我国医疗质量提升秘诀何在
最近,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布全球医疗质量和可及性最新排名,我国医疗质量和可及性排名从2015...
-
中药禁忌要讲明白
深入研究中药不良反应发生机制,亟待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助力,形成中药安全性评价的新体系...
-
“医疗控费”是道多选题 改革仍在路上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张国栋认为,“医疗控费”事涉多方,是道多选题,只有做到应选尽选...
-
别再让“高个矮桌”成近视制造者
据新京报报道,近年来,随着近视发病率日趋低龄化,青少年的视力问题备受重视。近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
-
“病人频遭转院”问题出在哪?
据报道,4月10日至今,广州76岁的王阿姨因为髋骨骨折,在大型三甲医院、社区医院间兜兜转转的入住了四...
-
谨防“健康讲座”变“健康陷阱”
最近,一些经营保健品的商家将老年人作为“猎物”,通过举办免费健康讲座等方式,向其推销保健品和治疗仪。...
-
防止专业体检乱象丛生
媒体调查发现,在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准入门槛低、专业人才少等原因,体检机构良莠不齐的问题日益凸显...
-
打击网络医托集团 要各方联动下“猛药”
说起医托,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说的就是把病人从大医院忽悠到小诊所的骗子。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医托开始...
-
“共享护士”有违规执业的“死穴”
第三只眼 就目前来说,“共享护士”尚未发生严重事故,各方都是“得利者”。但是,万一发生医疗事故...
-
让老人远离“养生陷阱”
有健康意识、缺科学的健康知识,有健康诉求、缺正确的健康理念,面对五花八门的营销手段,老人容易陷入“养...
-
动车禁烟令应执法必严
多部门日前联合下发的《关于在一定期限内适当限制特定严重失信人乘坐火车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规定...
-
饮自制药酒身亡 同嗜好者需谨慎
视点 私自配制药酒者,真别把自己当尝遍百草的神农氏,若有不慎,非但没法“补肾”,还可能丧命。 ...
-
“抗癌药零关税”是降低抗癌医疗费起点
5月1日起,我国实行抗癌药品零关税。这意味着,从此中国市场进口抗癌药品的费用可以较大幅度下降,可以避...
-
振兴中医药需强化师承教育
人民日报4月27日报道,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把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离不开知...
-
提高保障水平 防止因病返贫
长期以来,党中央非常关心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问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高...
-
建立过期药回收长效机制
过期药面临无人回收、无处回收、难以回收的尴尬局面,隐藏着极大的环境污染风险和用药安全隐患。国家有关监...
-
过期药“翻新”流入市场让人后怕
据报道,当前,一些不法商贩收购过期药品,并把过期药“翻新加工”,然后再将这些药推向市场,售卖到其他地...
-
“分级诊疗”见效,医改仍需努力
北京医改在取消药品加成的同时,设立医事服务费及规范医疗服务项目,启用了多元化补偿渠道,变“补偿医生”...
-
鸿茅药酒事件是舆论监督的生动样本
针对近期媒体高度关注的鸿茅药酒事件,在国家食药监部门做出回应后,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指示,内蒙古自治区...
-
为重疾患者开展“同伴教育”
据报道,日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血液科宣布成立“新华医院儿童血液/肿瘤家长委员会”,...
-
健康才好奔小康
要完善大病兜底保障机制,解决好因病致贫问题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大病兜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