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网 > 中医文化
-
中医缘 童心梦
小时候的我体弱多病,去医院是家常便饭,家人为此操碎了心。四处求医问药,却收效甚浅,直到遇到一位老中医。经过中药口服、药浴和长期
-
君治沉疴并治心
清代同治年间,我国江苏武进有一位名医,名叫马文植,字培之。几代行医,名扬南北。曾被慈禧召入宫中诊病,誉盛京华。马文植通晓内儿诸
-
中医治法用语解析
在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中医治疗学呈现出理、法、方、药一体化的特点。其中,治法在这一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
-
漫谈中医数字“七”
中医与数字七渊源颇深,由七表脉七星针七日口噤可见一斑。《伤寒论》中柴胡剂调阳枢,四逆散调阴枢,而小柴胡汤用药气味,用的就是相火
-
脑满肠肥可尝试“过午不食”
【经典描述】琅邪王年少,肠肥脑满,轻为举措,长大自不复然,愿宽其罪。 ——唐·李百药《北齐书·琅邪王俨传》 【释义】脑满,
-
恩师带我入岐黄
年幼上学时,老师教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于是,我高考报志愿时选择了学医,毕业后来到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由于我学的是西医,
-
靛玉红 为何能从中药宝库脱颖而出
据国外报道,2010年~2015年靛玉红及其衍生物专利已达23项,还不包括此前申请的专利。参加靛玉红研究的国家近20个,研究论文与日俱增,
-
一位俄罗斯医学家的中医梦
中医是中国的国宝,北京中医药大学圣彼得堡中医中心的建立开辟了中医走向世界的通道,做出了典范。自2016年7月3日正式揭牌以来,北京中
-
多一份中医情怀多一份健康保障
□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米丰年中医是医学,也是文化,一个人具有什么文化就会有什么思维和行动。没有中医情怀的人不相信中医,甚至是
-
制定配套规范 这些问题要规避
□南京市卫生计生委综合监督处处长 胡晓翔《中医药法》有很多亮点和创新,但也存在一些可以商榷之处,有待于在制定配套规范时予以考虑,甚
-
中医药法 如何让理想照进现实
□本报记者 王宁1月14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在京召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专家座谈会。100余位与会人员深入学习了《中
-
攻读经典 力求实用
□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 张志远中医人读书要广泛涉猎。中医的思想受佛、道两家思想的影响,尤其是佛家的思想。《黄帝内经》包含《素问》《灵
-
中医人别丢了“工匠精神”
□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政治学院副院长 王小丁近日,语言文字规范类刊物《咬文嚼字》杂志社发布了2016年十大流行语,其中工匠精神排名第三。
-
中医微言
@仝小林北京中医医生不幸得病,亦是医患之幸也。一则可以体验疾病之过程、态势,二则看你自己天天给别人治疗的方药是否真的有效。有心者,
-
从中医药白皮书看中医药文化的作用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研究中心 杨璞去年年底,国务院发布了《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不但体现了国家对中医药作为国
-
当“土郎中”合法 盼医师细则出台
□南京市卫生计生委综合监督处处长 胡晓翔《中医药法》千呼万唤终于出来了,之前征求意见阶段争议很大,但就如今的正式版本来看,我觉得还
-
四位国医大师推荐《中医浊毒论》
本报讯 日前,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李佃贵教授的《中医浊毒论》系列新书首发式在石家庄市举行。王永炎、吴以岭两位院士,路志正、孙光荣
-
中医微言
@仝小林北京当今社会,伤阳与古代不同者有五:经济条件改善带来的全社会代谢病,过食肥甘而伤脾胃之阳;老龄化社会带来的老年病,肾阳逐渐
-
临床实践中医成才的必由之路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王金亮笔者在基层中医院从事临床工作40年,目睹目前县级中医院中医特色不明显的现状,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才问题。近几
-
中医现代化 不是“以西解中”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教授 魏凤琴中国医药学有着数千年悠久的历史,是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实践经验总结,是历代医家不懈努力,在
-
二十四节气中饱含“中医智慧”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主任 方 泓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近日,这首历代
-
80岁老中医坚持坐诊 师带徒传承仁术
师带徒是中医科学知识传承的有效方式之一,山东省中医院是山东省内唯一一所省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虽科室众多,但依然沿袭着师带徒的传
-
李秀荣:不忘初心 用行动诠释大医精诚
所谓行大医者以解决众生疾苦为大,然而只有具备精诚者,可承大医之名。精于高超的医术,诚于高尚的品德。山东省中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李
-
张珍玉:别让中医研究偏离了初衷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教授 魏凤琴我的老师张珍玉先生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不仅是一位中医理论的继承者,更是
-
直面中医的内忧与外患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肖相如近年来,中医药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国家亦出台多项政策扶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北京中医药大学肖相如教授则认